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真人圖書館湧現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11-22 14:30:03  


 
舶來品的尷尬

  時間回溯至1993年,年僅19歲的丹麥人羅尼.艾伯格(RonniAbergel)突遭一場飛來橫禍。一次晚會後,他被持刀人刺中6刀,生命垂危,而荒誕的是,行凶者竟然說不出明確的施暴理由。

  傷愈後,羅尼開始與4位好友商議,如何避免類似暴力事件的發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家NGO的誕生,名為“StoptheViolence”(停止暴力)。

  這個一度名不見經傳的非政府組織經常舉辦反暴力音樂會,發表公開演講或在校園裡推行同伴教育。此後幾年,它發展迅速,截至2000年,已有會員3萬餘人。

  “暴力行為之所以發生很大程度上源於雙方互有偏見,無法理解,就如我以前喜歡街舞,以至於覺得所有討厭街舞的人都不可理喻一樣。”多年後,接受採訪的羅尼認為,或許是這種偏見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2000年7月,丹麥羅斯基德音樂節導演雷夫.斯科(LeifSkov)邀請停止暴力組織加入他們的活動。此時,這群聰明的年輕人想到了一個新點子——真人圖書館。

  “試想,如果讓那些懷有偏見的人們在某一個空間相遇、交談,或許,他們會發現,彼此身上的共同點其實要比不同點多得多。”羅尼說。

  那天,他們準備了75本真人書以及一本輔助閱讀的真人字典,布置現場時甚至非常忐忑。然而很快,在音樂節活動開始後的第2個小時,第一本真人書被借走,此後,接連4天,借閱者絡繹不絕,“暢銷書”排行榜也不斷刷新。

  這一場成功首秀後,真人圖書館開始在北歐萌芽、發展。直至2005年,這一概念逐漸得到歐洲社會各界的重視,當年起,歐洲各國每年都會舉辦幾十場真人圖書活動。

  而據悉尼科技大學的一份最新調查統計,截至2010年,全球共有30多個國家舉辦過一次或長期開展真人圖書活動。

  在中國,第一個吃螃蟹者是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3月18日,“薪火相傳LivingLibrary”活動舉行,亮相的四本真人書都是在校學生,分享的內容涉及出國留學、科研競賽、面試就業等方面。此後,該校又連續發起24期活動,但目前,活動網頁已停止更新,最後一次借閱時間是今年4月27日。

  另一位先行者是上海人間關係社區發展中心。2011年5月底,該公益組織曾嘗試生命圖書館活動,並吸引了不少媒體前去報道,而今,該項目亦已停辦。有知情人士透露,問題可能在於經費。

  “夭折的原因很多,而最核心的因素可能是國內的真人圖書活動並非讀者所需,對他們難有吸引力。例如,上海交大的‘真人圖書館’,實質上是一種學生報告,一名學生作為真人書,一大群學生圍著他追問學習問題,這種方式脫離了真人圖書館的原教旨主義——消除偏見。”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吳漢華博士告訴時代周報。

  吳漢華認為,真人圖書館可以算作主題沙龍活動的一種特殊方式,它與演講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信息傳播途徑和信息獲取目的上,真人圖書館的信息傳輸是雙向的,讀者和真人書之間可以不間斷地交流,讀者閱讀真人書的目的除了學習,還會有消除偏見等意願;而學校演講、報告是一種單向信息傳播,讀者只能接受真人書輸出的信息。

  吳漢華與導師王子舟是國內最早關注真人圖書館發展,並發表論文予以闡釋的學者。他所提及的異化現象確實存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有些真人圖書活動的本質不過是無聊的宣講會、功利的成功學講座,甚至是單身青年相親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