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笑傲江湖》是對文革的政治隱喻 | |
http://www.CRNTT.com 2013-03-01 14:47:46 |
知識分子的悲涼 在《笑傲江湖》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十分悲慘。劉正風與曲洋以音樂結交,希望遠離江湖紛爭,可“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就來關心你”,在泛政治化的《笑傲江湖》世界中,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更何況,非友即敵的意識形態早已根深蒂固。所以,代表“名門正派”的費彬說:“如果人人都如你一般,危難之際,臨陣脫逃,豈不是便任由魔教橫行江湖,為害人間?”所謂“正邪不兩立”,看的不是個人的人品,而是看你身處哪個陣營。所以,哪怕劉正風與曲洋只是在藝術上交往相知,也是大逆不道。每次讀到這裡,我都會想到那些死於文革的知識分子們,如傅雷、顧聖嬰、陳寅恪、老舍、馬連良……在他們背負的那些罪名中,“意識形態”是繞不開的四個字,就像劉正風結交曲洋一樣,外國親友的一封信件、民國時代留下的一些物件,都隨時會成為他們的罪證。 在西湖隱居的“江南四友”同樣視藝術為生命,黃鐘公愛音樂、黑白子精圍棋、禿筆翁和丹青生分別嗜好書法和繪畫。黃鐘公曾這樣表明心跡:“我四兄弟身入日月神教,本意是在江湖上行俠仗義,好好作一番事業。但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四兄弟早萌退志。東方教主接任之後,寵信奸佞,鋤除教中老兄弟。我四人更是心灰意懶,討此差使,一來得以遠離黑木崖,不必與人勾心鬥角,二來閑居西湖,琴書遣懷……” 這是幾個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學得一身本領,想創出一番事業,結果發現政治陰暗,心灰意懶,只求隱居,寄情藝術,最後卻仍成政治犧牲品。 早年的江南四友是書中為數不多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文武雙全,自身素質遠高於那些動輒喊打喊殺的底層。可他們的純粹和理想主義,與底層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更為統治者所不容——因為理想主義可以不為利所動,知識可以洞悉野心與[嗶]。 江南四友是幸運的,他們躲過了日月神教政治生態最為黑暗的十二年,但他們也是不幸的,作為誤入政治歧途的知識分子,他們最終還是逃不過政治鬥爭。 1980年5月,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後記中寫道:“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畫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 但他也寫出了令狐衝這樣一個不計名利、隨心所欲的隱士型主角,以示世間仍有高潔。我則想用“文革”中的一件小事作為結尾,這是一個讓我每每感懷至眼眶濕潤的故事—— 傅雷夫婦自殺後,按當時慣例,此類“自絕於人民”者不能保留骨灰。與傅家素不相識的文學青年江小燕自稱傅雷的幹女兒,冒著巨大危險索回骨灰保管,並給中央寫信為傅雷鳴冤,結果吃盡苦頭。後來,成名的傅聰找到她意欲報答,江小燕只接受了一張傅聰音樂會的門票,音樂會結束後翩然而去。 沒錯,“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但也有那麼一些人,不顧一切維護著世間美好,哪怕他們身處最黑暗的年代,就如令狐衝那樣,經歷階級鬥爭,卻真正笑傲江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