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羅天昊:北京天津為何冷臉相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5-01 09:55:24  


 
  相對長三角諸城市之間的互相促進,京津冀經濟區卻互相制衡,天津沒有向西北對接北京,而是南向海洋,同時河北亦在海洋與天津爭雄。由此,京津冀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經濟的占比逐步下降,無法與長三角和珠三角比肩。

  未來,京津冀一體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彼此的錯位發展。北京產業轉移基本完成,留下高端產業與文化產業,服務業。天津擁有北方第一大港,且土地資源豐富,發展製造業尚有很大空間。未來大型製造業,高新科技產業,均有巨大提升空間。按照天津目前的發展速度,十年內總量追上北京並不難。而河北,則可重點製造業,承接北京和天津的產業。

  在國外的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諸如市場聯合辦公會之類的平級協調機制,但是,京津之間,卻難以協調。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轄市,最高長官,都高至中央政治局,如此,能協調京津關係的,至少得設置為副總理級,目前顯然不現實。

  而在京津之間,必須找到一個人第三方,成為連接兩大巨頭之間的載體。由此,河北的作用開始凸顯。北京的產業轉移,主要就是惠及河北,首鋼搬遷到唐山的曹妃甸,只是一個開始。

  2010年7月,京冀簽署《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協議》,推動京冀合作。當年10月,河北方面圈定了13個縣市成為環首都經濟圈城市。並在後來更新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

  2011年,也是河北方面出頭,在廊坊舉辦了京津冀三方的合作會議。如此,則北京和天津不用爭誰是老大,河北的梯子,京津的面子。

  未來,如北京向東南發展,打通北京東南部,河北廊坊,天津西部區域,則可新崛起一個延綿上百公里的龐大城市帶,由此形成一條軸線,京津冀連為一體,再加上天津連接濱海新區,與河北的黃驊,唐山等隔海相望,未來,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將達到2000萬,再加河北,京津冀人口總量可達1億,京津冀城市群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將更為險要,在全球城市群中亦罕見。

  (羅天昊,和訊專欄作者,主要研究國家、城市與企業的競爭戰略,產業經濟與商業模式,其研究成果曾被美國智庫引用。曾為長江商學院高級研究員。現為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