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三大領域將釋放改革最強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3-09-10 09:10:39  


 
  三是加快預算制度改革。一直以來,地方政府年底突擊花錢廣受詬病,這其中折射出中國預算制度不合理、預算執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財稅改革有望在建立全口徑預算體制,以及賦予地方人大審批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權力等方面有所突破。另外,現行預算法不允許地方政府發債,也是導致地方債務隱形化的主要原因。未來賦予地方政府發市政債的權力,並引入公開透明的債務評級機制,也是積極嘗試,有助於將隱形債務顯性化。

  四是養老醫療體制改革。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國面臨著巨大的養老金缺口。據媒體報道,今年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研究制定的基礎養老金方案有望完成,方案的重點包括養老金整體投資運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保險跨省轉移等方面,預計明年新制度有望全面推進。

  居住證制度破解戶籍難題

  文章稱,城鎮化是本屆政府的核心詞匯。當前中國官方公布的城鎮化率為52%,與世界水平接近,且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國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的城鎮化速度其實並不算低。那麼新政府的城鎮化戰略究竟有何特別之處?關鍵不同之處在於新型城鎮化提倡“以人為本”,即新市民不僅要融入城市,更要有穩定的就業,並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務。

  顯然,困擾新型城鎮化的首要束縛在於戶籍制度。實際上,可以看到,雖然當前城鎮化率高達52%,但這是基於常住人口的統計,能夠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群體仍是以戶籍為口徑,這一意義下的城鎮化水平要遠低於這一數值。由於戶籍制度限制,一直以來,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比例較低。截至2012年,農民工的養老、工傷、醫療、失業和生育等五項基本社會保險參保率僅為14.3%、24.0%、16.9%、8.4%和6.1%。此外,當前農村存在大量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這不僅使得進城農民工難以真正融入城市,也導致社會矛盾的積累。

  戶籍制度改革目的在於緩解這種城鎮內部出現的二元結構矛盾,推動農民工的市民化。令人欣慰的是,早前國務院在提交給全國人大的城鎮化報告中,首次明晰了未來中國各類城市的戶籍改革路線,具體包括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等,這將是一項重大突破。

  當然,從實踐角度來看,小城鎮和小城市的戶籍制度放開目前看來並無大礙,而直轄市、副省級市和其他大城市的落戶制度,由於涉及到更多資金投入與公共服務,仍然面臨不少阻力。在筆者看來,推行居住證制度,即根據居住時間長短、對應相應差別化服務,既可以為新市民進入大城市提供規範化途徑,也可以為戶籍改革找到突破口。

  而從實際推行情況來看,居住證管理也有加快推進的跡象。有報道稱,由公安部牽頭制定、擱淺多年的《居住證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已經提交至國務院法制辦,有望在年內推出。而地方層面,今年7月1日,上海也啟動了居住證積分制,即設置相應的指標體系,對持證人進行的“積分管理”,當積分達到標準分值的,可以享受相應的公共服務待遇。雖然北京在居住證推行方面仍然進展緩慢,但居住證制度作為取代戶籍管理的積極方式,未來有望在全國各大城市加快推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