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國際人才的競爭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14:07:58  


 
  王輝耀:謝謝,歐美同學會成立一百周年,回顧歷史同時分享個人的經歷很有意義。我是中國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畢業生,大學畢業趕上改革開放進入國家外經貿部,1984年出國學習MBA,回來以後進入國際大型跨國公司工作,也是較早一批回國創業和在大學任教。我原來學的是國民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發現這些對改革開放不太適用,於是萌發了想出去學習的念頭。當時正好有聯合國的幾個專家到中國來講座,我負責接待,在接待過程中接觸到國外有MBA的學科,有微觀的企業管理。當時就跟我所在的單位申請,非常不容易,因為當時出國要考各種各樣的試,要爭取國外的資助等等。後來過五關斬六將,終於獲得能夠出去學習的機會。

  我們那一批人出去,幾十塊一個月,不超過一百塊錢,可想而知當時的艱苦。我先讀工商管理的碩士(加拿大),暑期找很多時間勤工儉學。我發現,做任何事情還是要跟國內的發展結合起來。所以我接待國內代表團,幫他們做導游、翻譯等。後來比較有意義的是,我讀完MBA後去加拿大最大的工工程咨詢與管理公司SNC-Lavalin公司 ,而且我接到了國內的很多項目。再後來爭取做加拿大駐香港首席商務代表,當時這個職位非常高,有很多人競爭。

  我回來的時間是1993年。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他講話以後我覺得我們的時機到了,中國進入了市場經濟改革的階段,有很多機會。回來時我們回國創業,在友誼賓館租一間辦公室,白天跟國內聯繫,晚上跟北美聯繫,整天24小時,賓館房間既當辦公室又當臥室,有天半夜起來暈倒在廁所裡,每天睡覺很少。

  當時創業非常不容易。比如我帶進一個電腦,需要過二十幾道關,海關不讓帶,那時卡得很嚴;我們又買了一個傳真機,申請入網編號,包括注册我們的公司花了半年時間,非常不容易。但我感覺海歸回來有一個過程--要慢慢適應,要關注國內的事情,跟國內的發展結合起來。後來我們慢慢找准了定位,做跨國咨詢,當時做了很多項目,參與了很多大的能源項目,包括二灘電站、三峽工程等,我們進入了國企企業、接了很多中國大小基建項目,包括跟市級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以及其它的跨國合作。

  我覺得留學生要發展從實業做起還不夠,所以後來我們參與了很多社會活動,包括去北大做教授,最近幾年參與歐美同學會的工作,特別是最近我們做的智庫。這一系列的工作怎麼樣跟中國的發展結合起來,跟中國最先進的東西結合起來非常重要。

  總結而言,眼光很重要。當很多人覺得國內沒什麼勁時,我們出去學習;當下很多人覺得要出去學習時,我們創業;他們創業時,我們做社團;大家都在做社團時,我們做智庫。走在時代的前一步,對於我來講是最重要的目標。

  到了今天的階段,海歸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發展過程和新的歷史使命,所以今天的話題非常好,從我個人來講,作為海歸中的一員,與大家談論這個群體非常有意義。

  楊子雲:講得非常概括,但有很多地方讓我們陌生和驚奇的:比如帶入一台電腦進來要過20道海關,傳真機入網編號這麼難。這樣的進程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的確是闖關,改變舊的規則。接下來想問李山老師,您出去時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回來?為什麼又走,為什麼又再回來。現在對您自己所在的行業的未來有什麼樣的預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