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3-10-14 08:21:32  


 
  改革開放為發展奠定基礎

  文章指出,分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自然離不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些輝煌的成果給中國進一步實現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高達9.8%,經濟不僅高速增長,而且保持了長期、持續、平穩的增長。經過30年的壯觀發展,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積極擴大內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不僅拉動了即期經濟增長,而且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對促轉變的共識充分凝聚,發展的質量不斷提升。“三農”工作得到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高。工業生產克服種種困難,不僅在產出方面保持較快增速,而且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質量效益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為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各項社會事業已經具備了較好基礎,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並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教育均等化水平持續提高。2012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達到1024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1.97%,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此外,國家重點加強對水、大氣、土壤等污染的防治,大力加強林業、草原建設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結構不斷改善。

  際環境變化帶來新機遇

  文章分析,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上發生了一系列影響重大的事件,特別是2008年以後相繼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使世界經濟出現嚴重動蕩。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機遇和挑戰都在增多。中國應該科學分析國際形勢變化的新特點,努力抓住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的機遇,促進國內各項事業發展。

  在政治方面,目前國際上維護和平、制約戰爭、反對霸權的力量正在進一步壯大,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國際形勢基本穩定,這有利於中國發展。進入新世紀,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和影響力上升,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重要戰略依托。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中國能夠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發展自己。

  在經濟方面,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要求各個經濟體之間、區域之間實現互利多贏,促進共同發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互相聯繫和影響日益加深,有利於中國利用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資金、技術、資源和全球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實力逐步壯大,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逐步上升,世界經濟穩定與發展對中國的借重和需求顯著上升。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為中國提升國際話語權帶來新的機遇。當前,一些發達國家經濟或接近觸底,或不同程度地顯露轉機。各大國際機構預測世界經濟今年增速可能略高於去年,這也有利於中國繼續開拓國際市場。

  在科學技術方面,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勢必帶來產業革命。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壓力正在轉化為新一輪科技創新的動力,傳統技術和產業衰落將為新技術新產業騰出發展空間,這是我們必須抓住的重大機遇。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當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的科技革命悄然而至,將推動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國發揮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後發優勢,通過大力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爭取在一些關鍵領域率先取得技術突破,推動中國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