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徵地拆遷波及16%家庭”的警示

http://www.CRNTT.com   2013-10-30 11:43:28  


調查顯示,約有16%的家庭在最近一波城鎮化過程中遭遇過征地、拆遷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訊/“徵地拆遷波及16%家庭,意味著在城鎮化浪潮推動之下,儘管國家層面的土地改革還未啟動,但土地變化帶來的實際影響已經在發生。這警示我們,土地改革已滯後於社會發展,如果不早日啟動,土地實際變化就有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羊城晚報》今日登載評論員馮海寧的文章“徵地拆遷波及16%家庭的警示”,內容見後: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數據中心日前發布中國城鎮化調查大型數據。數據顯示,中國戶籍城鎮化率非常之低,非農戶籍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僅為27.6%,20年內農轉非比例僅增長了7.7個百分點;約有16%的家庭在最近一波城鎮化過程中遭遇過徵地、拆遷。(10月28日《京華時報》)

  這組數據說明,我們的城鎮化雖然“狂奔”,但戶籍改革相當滯後,人戶分離必然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尤其是,徵地拆遷波及全國16%的家庭,折射出我們的城鎮化、工業化帶來大量土地需求並產生極大的徵地拆遷浪潮。

  從報道來看,16%的家庭受到直接波及,有的是家庭承包地被征用過,有的是宅基地被征用過。事實上,除了部分家庭直接受到波及外,還有不少家庭受到“株連”。比如,因為婆婆是“釘子戶”,湖南長沙市天心區小學教師譚雙喜近日收到區教育局通知,將其調往拆遷指揮部工作,直至其婆婆簽訂拆遷協議。如果算上這類間接受影響的家庭,這個數字應該不止16%。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是“釘子戶”,相關家庭也會受到一定衝擊。所以,徵地拆遷波及16%家庭發出的第一個警示是,現實中有不少徵地拆遷行為突破法律法規約束,對很多家庭帶來負面影響。儘管我們有《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等法規,有關部門也在重點查處株連式等強制徵地拆遷,但從暴力拆遷頻發的現實來看,效果相對有限。

  不可否認,一些家庭在徵地拆遷中“一夜暴富”。但從很多報道來看,由於在徵地拆遷中很多家庭是被動的弱勢群體,知情權、談判權得不到保障,《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沒有落到實處,“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條例”尚未出台,因而,很多家庭並沒有從徵地拆遷中拿到公平合理的補償。

  換言之,徵地拆遷波及16%家庭發出的第二個警示是,這些家庭在徵地拆遷過程中,有多少家庭獲得合理補償,又有多少家庭沒有獲得合理補償,值得我們進一步調查和反思。通過調查和反思,我們就能發現徵地拆遷制度的實際落實情況,這對於下一步制定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條例和完善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制度大有好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