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尷尬的詩壇:為何當代中國詩歌難獲國際認可?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15:05:23  


 
  風花雪月閨秀味足 中國當代詩視野窄西方詩歌的主題多樣、題材豐富,尤其喜歡書寫死亡、愛情、自由、英雄、歷史、環境等永恒性的主題。下面選兩個中國人幾乎沒觸及的主題,簡單舉例說明。

  先看對死亡的探討。西方人探討死亡的角度極富創新,如,瑞士詩人比爾吉特·坎普珂的《脈搏》用人與脈搏的關係與互動來解構自殺時的幻景色彩,以對自身、生死進行深刻的反思與體認;俄羅斯詩人日丹諾夫的《鳥兒死去的時候》用子彈射殺了鳥兒後卻在哭泣來揭示死亡與製造死亡者之間的隱秘關係。

  近年來,西方詩人開始探討生態環境問題,這也是當代中國詩人所欠缺的。尤其是愛麗絲·奧斯瓦爾德等英國女詩人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她的詩集《蘆葦與野花》,深入解剖人與生態的關係,深獲好評。德國詩人薩拉·基爾施後來也轉向對自然生態的探討,如代表作《在夏季》等。

  還有一些詩人另辟蹊徑,如,英國詩人露絲·帕德爾的《達爾文詩里人生》,用詩歌的形式寫了達爾文的一生;英國詩人米克·伊姆拉的《失落的領袖》,以一首長詩講述了蘇格蘭歷史;波蘭詩人扎加耶夫斯基的《嘗試讚美這殘缺的世界》,通過一個個細小的事物,來揭示流亡者的血淚史。

  從題材上看,中國當代詩歌表面豐富,實質是較為單一。正如莊因所說:“我們隨便瀏覽一下中國當代的詩歌,就不難發現:它們絕大多數都屬於情感型或生活型,愛情、愛國、懷舊等等……中國的新詩太小家子氣,沒有脫離無病呻吟風花雪月的閨秀味。”這些詩歌的格局太小,很難創作出具有普適關懷的東西。

  當代中國詩歌中也有關切現實的作品,如打工詩等等。這些詩歌局限於獨特的環境、地區、行業與事件中,很容易變得事件化和政治化。離開了事件和環境背景,馬上變得一文不值。這些詩歌依然是狹隘的,沒有普遍性。對不了解事件與環境背景的西方人來說,幾乎無法理解這些詩歌的內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