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要如何實現軍事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09:24:36  


   
  第一個大問題是軍事崛起的可持續性。軍事崛起有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前者表現為不可持續性,後者表現為可持續性。中國的選擇不言自明,所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蘇聯模式失敗而美國模式成功?從軍事現代化的視角看,蘇聯模式也曾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國家在短時期內動員大量的人、財、物來從事軍事現代化,其軍事技術曾經領先世界。但這種模式的軍事現代化並沒有持續下去,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蘇聯有稱霸全球的野心,也就是進行帝國主義政策。蘇聯的軍事現代化的目標非常專一,那就是和西方集團競爭。要競爭,當然必須把西方集團視為敵人。無論是爭霸的衝動還是來自西方集團的威脅(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觀念上的威脅),促使蘇聯走向國家動員體制。軍事現代化的這種使命感,一方面促成了其軍事技術的飛躍式發展,另一方面也很快耗盡了國家的人、財、物力。

  第二個因素是蘇聯的軍事現代化模式。在和美國競爭過程中,蘇聯使得整個國民經濟軍事化,國家的大部分經濟活動都在為軍事服務。這種畸形的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社會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這兩個因素最終導致了蘇聯的失敗。實際上,蘇聯當時的國民經濟結構,即計劃經濟和這個體系之內的既得利益集團(主要是軍事經濟),使得美國找到了有效的手段促成蘇聯早日解體。這個手段就是和蘇聯進行軍事競賽。美國一進行軍事競賽,蘇聯就感受到了威脅,國家必然把最大量的資源導入軍事經濟,這些資源又落到既得利益集團手中,它們利用國家利益的名義追求私利。所以說,蘇聯是美國促動下自我解體的。

  美國模式很不相同。在第一層面,也就是和蘇聯爭霸、進行軍事競賽方面,和蘇聯是一樣的。因為把蘇聯視為競爭者和敵人,美國也動用了巨大的人、財、物,用於軍事的現代化。但為什麼在這場競爭中跨掉的是蘇聯呢?這主要是第二層面的不同。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美國沒有像蘇聯那樣的國有企業,政府對軍事現代化的大量投入都進入私營企業。蘇聯的國有企業是最具有實力的既得利益集團,它們能夠從政府拿到大量的投入,但效益低下,並且大量的利益流向了集團自己。儘管美國民營的軍工企業也被美國學者視為既得利益集團,但和蘇聯的運作方式不一樣。在美國,企業不是政府的,政府有制度機制來監管企業。同時,美國政府可以引入市場機制,讓很多企業來競爭政府的軍事訂單。強調競爭的美國制度,最終戰勝了強調壟斷的蘇聯制度。

  中國軍事現代化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避免蘇聯的厄運。中國既要避免和美國進行軍事競賽,也要避免國民經濟軍事化。在第一個層面,目前美國實際上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儘管中國的軍事勢力遠不能和美國相比。對中國來說,把美國視為對手,向美國學習不失為軍事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但這並不是說,中國要和美國進行軍事競賽。中國沒有任何實力和能力同美國競賽,也不需要這樣做。和蘇聯不同,中國完全沒有和美國爭霸的意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速度來從事軍事現代化。

  在第二個層面,中國如果要避免蘇聯的命運,就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儘管中國現在的經濟已經是市場導向,但經濟結構仍然類似計劃經濟時代。西方稱中國為“國家資本主義”,這並不確切,因為除了國有企業,中國還有一個龐大的民營部分,低層的自由市場規模也不容忽視。不過,國家壟斷仍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要地位,尤其在軍事工業部門。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旦發生和美國的軍事競賽,政府必然把大量資源導入國有部門,美國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應付中國經濟,最終促成中國的“自我擊敗”。中國應當學習美國,盡最大的努力促成軍工的民營化。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