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分析 | |
http://www.CRNTT.com 2014-02-01 10:01:06 |
第二,總體而言,家庭經營相對於公司農業經營的比較優勢主要表現在農業生產環節。而隨著農業發展內外部條件的變化,以及農業產業鏈運行中消費者主權的強化和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提高,公司農業經營的比較優勢、農戶家庭經營的比較劣勢在某些方面迅速凸顯,這種狀況對於“小而全”、“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經營更是如此。 第三,即便是在農業生產環節,農戶家庭經營也並非在所有領域都呈現比較優勢。比如從國際經驗來看,在有機農業、設施農業和受天氣影響較小的集約型養殖業中,公司農業經營相對於家庭經營的比較優勢正在日趨凸顯。 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問題和局限性。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相對於傳統農業經營體系而言的。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問題及其對發展現代農業的局限性。中國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運行,以“小而全”、“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經營為主體,在農業發展上存在著“重生產、輕服務”、“重政策優惠、輕制度建設”等傾向。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深入推進,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這種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問題和局限性日趨突出,對於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制約迅速顯現,主要表現在: 第一,妨礙農業競爭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難度。在傳統農業經營體系中,“小而全”、“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經營之間存在著較強的同質性,缺乏分工協作,加劇了中國農產品成本高、農業經營效益低和農業競爭力弱的問題,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相距較遠。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以“小而全”、“小而散”為主要特征的農戶家庭經營,還容易加劇農戶兼業化、農業經營副業化和農業勞動力老弱化的問題,導致以農為輔的兼業經營成為農業經營的主體形態。由此會推動農業經營粗放化、農業技術選擇簡約化,甚至會導致農業商品化出現退化,加劇農地撂荒和農機等設施設備的閑置,制約農業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第二,難以實現資源利用、科技應用、市場拓展和抵禦風險等方面的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妨礙農業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在傳統農業經營體系下,農業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難以提高,甚至農業經營粗放化和欠組織化,以及農業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發展緩慢,在一定程度上是農戶行為的“理性選擇”。 第三,加大農業產業鏈協調整合的困難,將農戶推向農業產業鏈利益分配的邊緣。農戶家庭經營的主要優勢領域在於農產品生產環節。但是,如果將研究的視野從農業生產環節“切換”到整個農業產業鏈,特別是農業的產前、產後環節,如農資採購與供應、農產品物流與營銷、農產品加工和儲藏保鮮、農產品安全和品牌建設、農業金融保險或農產品期貨市場等領域,農戶家庭經營的比較劣勢就會迅速凸顯。與此相對應,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優勢領域也在傳統的農業生產環節。相對於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競爭已由產品之間的競爭,轉化為產業鏈之間的競爭。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傳統農業經營體系在農業產業鏈競爭中的比較劣勢日趨突出,對於農業產業鏈、價值鏈轉型升級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制約迅速凸顯。況且,隨著全球範圍內產業融合的深化,農業產業鏈的服務環節日益成為農業產業鏈或價值鏈的主導者,成為農業產業鏈資源整合、優勢集成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農業產業鏈的利潤重心也逐步呈現向農業服務環節轉移的趨勢。這會進一步加劇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問題與局限。 一般而言,“小而全”、“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經營難以實現有效組織,難以聯合起來與組織化程度較高、在農業產業鏈中居於壟斷地位的工商資本(包括服務業企業)抗衡。因此,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運行,不僅會加大農業產業鏈協調整合的難度,增加農戶家庭經營與現代農業產業鏈對接的困難,還會推動農業產業鏈運行中工商企業壟斷格局的形成和“企業控制產業”現象的發生,容易將“小而全”、“小而散”的農戶家庭經營推向農業產業鏈利益分配的邊緣。 第四,阻隔農業需求結構、要素投入結構和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對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促進作用,影響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的轉型升級。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