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全球資源產品需求將轉旺走強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38:25  


 

  “熱錢”出境利多中國資源產品需求

  文章稱,目前全球經濟生活的一件大事,就是美聯儲退出“QE”,逐步向常規貨幣政策回歸。有人擔憂可能因此引發中國經濟減速,致使資源產品中國因素風光不再,這是不對的。其實“熱錢”出境有利於中國經濟增長,進而提高中國資源產品需求。

  這是因為“熱錢”大量出境,我們正好可以借此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甚至適度貶值,其結果將有利於提高中國製造出口競爭能力,更多承接世界經濟復甦所帶來的好處,增添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其次,可以減少人民幣外匯占款,減輕過多貨幣供應對於中國物價上漲推力,由此擴展宏觀調控空間,能夠採取更多刺激措施,推動中國經濟更快增長;再次是乘機降低“存准”,促進中國貨幣政策也盡快向合理水平回歸,此舉將會釋放大量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助力中國經濟增長;最後是因此推高美元匯率,壓低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從而降低中國經濟建設成本。由此可見,如果中國經濟因為“熱錢”回撤美國本土而提速,當然利多中國資源產品需求,而非相反。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雖然美聯儲退出量寬,全球大量美元資金向美國本土回歸,但中國可能會是一個例外。2013年四季度及今年1月份,中國資本項目依然較多順差,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亦保持升值態勢,顯示“熱錢”並未從中國大規模撤離。從當前及今後發展情況來看,繼續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中國仍然為“世界工廠”與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等,對於全球資金依然具有很大吸引力。

  由此可見,2014年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可能不是“熱錢”出境,而是其繼續湧入,逼迫人民幣過快升值。因此必須未雨綢繆,採取對應措施,刺激“熱錢”離境,至少是減弱“熱錢”湧入規模。而在眾多前瞻引導措施中,一個重要方面,是要金融機構人民幣適度降息,逐步與發達國家低利率水平接近,消除“熱錢”湧入的內外利差誘惑,並且降低國內企業資金使用成本,釜底抽薪物價水平。此外,還要加快匯改步伐,擴大匯率浮動幅度,最終實現供求關係決定匯率波動。

  在一些可能影響中國需求的負面因素中,地方債務是一個重要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當然要高度關注,積極穩妥化解,但中國地方債問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凶險,甚至聳人聽聞,引發中國金融危機,最終導致經濟崩潰。這不僅因為中國地方債務主要用於地方基礎設施,有著相應資產與未來收益作為後盾;更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債務基本上是人民幣國內債務,理論上中國能夠無限量供應人民幣作為支付手段,因此一般不會發生政府債務違約,更不會引起國際債務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資源產品需求亦不會受到很大衝擊,今年1月份的資源產品進口大幅增加已經顯示了這種跡象。

  結構調整不改資源產品需求旺局

  文章認為,合理調整經濟結構,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內容。確實,隨著中國經濟轉型,消費將逐步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特別是服務業占據經濟比重會有顯著上升,但卻不能夠因此認為資源產品中國需求因素減弱。

  實際上,調整經濟結構,勢必要求增強國民經濟“短板”,比如更為關注環境保護,發展環保產業;提高城鄉基礎設施水平;加快醫療、養老、棚戶區改造、安居房建設,加強食品安全保障等,都需要大量施工建設與日常維護,由此只會產生更多的資源產品消耗。同時,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更多來自國內消費,包括服務業的更快增長等,但所有這些,不會改變中國收入水平提高、吃穿住行等方面水平提高,所必然產生的資源產品消耗量增加的基本趨勢。

  比如,今後人均肉、蛋、奶等產品消耗量將繼續增加,不會因為服務業占據GDP比重提高而減少,因此生產上述食品所必需的資源產品也不會下降,只不過以前用於出口的很大部分商品要轉向國內銷售,更大比重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而已。

  必須指出的是,過去出口外向型的經濟結構中,許多資源產品並非由中國國民自己消費,而是進口到中國進行加工,再轉手出口,最終被國外居民所消費。比如2013年,中國直接與間接出口粗鋼差不多有1.5億噸,需要消耗高品位鐵礦石2億噸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當年所進口的8億噸鐵礦石,至少有四分之一實際上是被境外居民所消費了。隨著中國經濟再平衡,國內消費比重提高,出口占比下降,今後將會有更多資源產品被中國國民所消費,而不是減少。

  今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很有可能下降,不太容易恢復到兩位數的增長率,但由於中國經對比濟基數的持續提高,已經是日本經濟總量的1倍,因此即使經濟增長率出現回落,但因此增加的資源產品絕對量,也比以前大了許多,這怎麼會導致資源產品中國需求減弱呢?所以說,儘管中國經濟面臨重大變化,但資源產品長期需求前景依然正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