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疆穩定需要什麼樣的治理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4-05-07 10:36:5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城市標志:人民廣場
  中評社北京5月7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學者王強的文章《新疆穩定需要什麼樣的治理模式?》,內容如下:

   與中國中央政府史無前例幫扶新疆、新疆公職人員“5+2、白加黑”(7天x24小時)式工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新疆進入了一個爆恐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反省與探尋什麼樣的治理模式能夠穩定新疆,顯得尤為迫切。

  以史為鑒,或許能夠找到某些答案。近代歷史上,新疆治理最成功的範例,非楊增新莫屬。楊增新執掌新疆的1912至1928年,正值北洋軍閥時期,中央政府內閣更替了近50次。中央政府無力顧及邊疆地區,外蒙古即在這一時期宣布脫離中國而獨立的。由於中央政府失去權威,“協餉”(新疆財政收支不能平衡,主要支出均由中央政府的戶部和稅收富裕的省份撥款協助)也名存實亡。外部失去了中央支持,而新疆內部危機四伏。西面的伊犁,革命黨人受內地辛亥革命的刺激,發動武裝起義,形成割據政權;北面的阿爾泰,遭受沙俄操縱的外蒙古,發動武裝入侵;東面哈密有鐵木爾領導的農民暴動;而在南疆地區,哥老會通過暗殺地方官員,製造恐慌。

  當時,新疆的最高行政長官袁大化深感無力治疆,而將執掌新疆的權力私自授予副手楊增新,攜帶家眷逃回內地。楊增新逐一化解危局,逐步實現了新疆由亂到治的轉變,在其主政的中後期,新疆的武裝力量更是削減到主政初期的一半。楊增新去世時,“全省人民巷哭野祭,女人孺子亦相向而哭”。“當地老百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繼續懷念楊增新本人和楊增新時期”,百姓提到楊時皆使用敬語“楊將軍”。(1990年版《維吾爾族歷史》)。這種極高的聲望在相對封閉的南疆甚至延續了百年。據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鐮,1986年他在若羌縣遇到百歲羅布人庫萬·庫都魯克,老人依然不是直呼楊增新,而且使用敬語“老將軍”,談到動情處,淚水奪眶而出。

  筆者認為,楊增新治疆模式可以概況為“從思想到行動的全面保守主義策略”,主要有如下表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