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印度人民黨何以再度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4-05-28 10:11:06  


5月26日,印度新任聯邦總理莫迪(前中)在新德裡出席宣誓就職儀式。 新華社發(薩達爾攝)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訊/分9階段、歷時月餘的印度人民院選舉5月16日揭曉結果,印度人民黨獲勝,一個由印度人民黨明星政客莫迪(Narendra Modi)領銜的新聯合政府的輪廓也呼之欲出。作為印度兩大全國性政黨的國民大會黨和印度人民黨,為何未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兩黨制”,而更像是身處比例代表制下的“聯合政治”中?撥開歷史與現實的迷霧,會發現別樣而豐富的印度政治生態,其中蘊育著印度特色的政黨輪替進程。

  印度人民黨何以崛起

  這次大選中,即便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與兒子拉胡爾·甘地聯袂發聲,對納倫德拉·莫迪創造的“古吉拉特邦模式”口誅筆伐,但64歲的莫迪還是帶領已在野10年的印度人民黨贏得大選。

  印度人民黨(簡稱印人黨)的崛起,堪稱世界政治史上的傳奇。1980年代以來,印度出現一股強大的印度教復興思潮。從“人民同盟”中分裂出的印人黨,交替使用溫和的政治策略和激進的印度教教派主義鼓動,自首次參加大選獲得兩個議席到1996年第四次參選獲得160個議席,並臨時組閣執政13天,僅用了12年時間。到了1998年,印人黨全面獲勝,得到25.6%的選票和182個人民院席位,領銜組閣,並贏得次年提前舉行的大選,連續執政到2004年惜敗給國大黨。

  1970年代以來國大黨的衰落,為反對黨的崛起提供了前提條件。更值得深思的是,在反對黨如林的印度政壇,為何印人黨能夠領一時風騷?

  在印度,約有83%的人口信仰由婆羅門教發展而來的印度教。當1979年伊朗革命以及蘇聯入侵阿富汗“刺激”伊斯蘭世界原教旨主義高漲之際,占印度人口主體的印度教教徒,也越來越反對本國世俗政黨對宗教少數族群的“姑息”政策。印人黨1980年建立之初,為了擺脫“母體”人民同盟激進右翼的形象,曾提出民主和世俗主義等概念同國大黨競爭,但這一轉變卻在1984年選舉中折戟。之後,該黨回到民族沙文主義立場,但用現代政治話語“包裝”印度教特性,從而既區別於傳統政治勢力又迎合了印度教復興思潮,在人民院選戰中脫穎而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