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3100萬人漲薪”傳聞為何引發熱議

http://www.CRNTT.com   2014-05-28 10:47:34  


 

  最大的牢騷自然來自事業單位的人員,抱怨一直以來受到的待遇低下,不如公務員——如一位教師抱怨“《教師法》早就規定教師工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喊了多少年了,從來就沒實現過,而且差距越來越大”,這條留言引來兩萬多人支持。另一位教師則留言“我不說教師工作是最辛苦的,但是,絕對是不清閑的!曾經說,選擇教師就是選擇了清貧……我想說,選擇教師,我可以清貧,但我不想選擇貧窮!”,也引來一萬多人支持。

  而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以外的人,同樣也在這條新聞留言抱怨待遇低下,而他們則把矛頭同時指向了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一個國企員工留言稱“抗議,抗議,我們國企為國家創收一年多少個億,公務員一年都為國家做了什麼,為什麼我們工資那麼低每月才2000多塊,為什麼公務員每天喝茶水四五千,抗議,呼籲國家工資持平”,也得到了兩萬多人支持。除此之外,許多人還跟想漲工資的教師群體展開了激烈爭吵——“現在有的老師根本不配拿工資,沒有一點的責任心,我小孩讀到四年級了連二乘二等於多少都不知道,我不明怎麼能讀到四年級的,後來我只好選擇讀私立學校了,成績才慢慢上來,這樣的老師還有臉說工資少嗎?”

  甚至連公務員也在這則新聞留言里發牢騷,認為他們的待遇根本不是外界想象的那麼好,也在抱怨工資少。私企員工發牢騷說國企員工福利多,國企員工則發牢騷說掙的比私企少。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漲薪”的傳聞下面,跟帖成了“牢騷大會”,人人都不滿自己的收入,人人都盼望自己能漲工資。

  “牢騷大會”的原因:誰都覺得自己拿少了

  為何會出現這種“人人發牢騷”的情況?自然,並不是真的所有人都不滿意自己的收入,但有道是“悶聲發大財”,對自己收入狀況感覺良好的,多數人並不會聲張。但拿的只有一般多的,或感覺比較少的,就往往容易出來抱怨自己的收入了,尤其是在當今整個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難以令人滿意的情況下,誰都有機會了解到某些人“不勞而獲地多拿了”,“揩油了”,並把這些人的所得作為自己的參照標準——於是民營企業的抱怨事業單位的,事業單位的抱怨公務員,公務員抱怨領導,領導抱怨大領導——這就是為什麼看上去人人都在發牢騷,因為誰都覺得自己拿少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也。

  ■ 平息牢騷,關鍵是要有合理的公營機構薪水定價機制

  事業單位改革無甚大進展,“績效工資”改革難有實質性突破

  要破解“人人都在發牢騷”的局面,就必須要有讓人信得過的機制,以及能驗證的事實,告訴人們現行的收入分配方案、薪資方案的確是公平、合理的。

  拿事業單位來說,這個前提是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中國事業單位的特點就是,人員眾多,數量龐大,效益低下。全國事業單位數量約 120 萬個,工作人員約3100 多萬,若加上離退休人員共有 4000 萬之眾。經費支出約占國家財政支付的1/3,而對國家的 GDP 貢獻卻只在 10%左右——幾年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開始的時候,就差不多是這個數據,到現在也仍然差不多這個數據。按改革時間表,得到2020年左右事業單位才能實現“甩掉兩頭、留下中間”——即“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