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絲綢之路:從戰略構想到現實規則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09:08:37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訊/2013年,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東南亞國家時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議,繪就了拓展中國同周邊國家全面合作的宏偉藍圖。“新絲路”戰略構想提出之後,相關各方參與的願望非常強烈,不僅周邊一些國家反應積極,而且國內許多地方政府也行動迅速,希望搭乘此次跨區域重大經濟合作的順風車。

  《人民論壇》發表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趙龍躍文章表示, “新絲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恰逢其時,但必須指出,“新絲路”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然會面臨眾多參與方之間利益協調難度大、外部勢力競爭激烈和基礎設施水平參差不齊等多方面的挑戰。對於基礎設施等“硬件”問題,只要投入足夠的財力、物力就不難克服,但是對於利益協調、外部競爭等複雜的“軟件”議題,則需要進行充分研究並投入大量外交資源。後者是基礎設施和經濟合作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需要更加重視。我們必須注意到,僅僅具有共同利益並不能必然導致合作,所以,在“新絲路”建設過程中,既要注重基礎設施和經濟合作等“硬件”方面的建設,又要進行觀念的更新和相應規則的構建,做好“軟件”建設,以適應並服務於“新絲路”戰略構想。

  “新絲路”戰略構想的提出

  文章認為,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需要適應並創造有利的周邊與國際環境。周邊國家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戰略依托地帶和發展經貿關係的重要夥伴,中國歷來非常重視周邊合作。2013年,中央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確定了今後5至10年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目標、基本方針和總體布局。其中,“新絲路”戰略構想是新時期拓展中國同周邊國家全面合作的重大舉措。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訪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4國,並出席了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20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和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期間,他全面闡述了中國對中亞地區的新政策,提出要做和諧和睦好鄰居、真誠互信好朋友、互利共贏好夥伴,以及打造互利共贏利益共同體的三個關係和一個共同體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拓展中國與中亞地區的全面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總體思路是“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做到“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2013年11月29日,李克強總理出席在塔什幹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時進一步提出深化安全合作、加快道路互聯互通、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加強金融合作、推進生態和能源合作、擴大人文交流等發展與中亞國家關係的“六點建議”。

  出訪中亞之後,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10月出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全面揭示了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新政策,提出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並宣布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與此同時,李克強總理在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2+7合作框架”,即深化戰略互信、拓展睦鄰友好和聚焦經濟發展、擴大互利共贏的“兩點共識”,再加上積極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加快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本地區金融合作和風險防範、穩步推進海上合作、加強安全領域交流與合作,以及密切人文、科技、環保等交流的“七點建議”。“新絲路”戰略構想的政策要點參見上表。

  李克強總理曾經指出,我們要在加強“硬件鏈接”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完善原產地規則實施機制,抓好信息、通關、質檢等制度標準的“軟件銜接”。筆者認為,在“軟件銜接”方面,更新觀念、積極參與規則制定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因為要保證合作的穩定與質量,不僅需要技術性規則的制定,還需構建從整體上規劃和引導合作的機制與規則,更新思想觀念,以應對“新絲路”建設所面臨的複雜局面和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