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重溫楊小凱當年對轉型的思考 | |
http://www.CRNTT.com 2014-08-02 10:28:09 |
基督教新教,從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直到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變化,即對原有的天主教模式產生了重要變化。這個變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馬丁·路德所提出的“因信稱義”。另外就是加爾文主義所提出的“善功稱義”。這一點,加爾文認為,人們除了對上帝有虔誠的信仰,還應該通過世俗的活動為上帝增添榮耀,他認為所有的世俗行為,包括商業行為在內,都是在榮耀上帝。一個人只要認真做好自己的職業,哪怕只是一個裁縫,你把衣服做好,並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你在為民眾服務,也是在榮耀上帝。這種通過世俗行為也榮耀上帝的觀念,推動了市場和資本主義發展。這也是馬克斯·韋伯所總結的“資本主義的精神氣質”。 這種終極關懷和工具理性的分離,促使西方整個文化傳統在保持對上帝虔誠信仰的前提下,人們開始在世俗社會、自然科學領域、生產力發展領域創造卓越成就,推動世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傳統文明國家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由於沒有實現終極關懷和工具理性的分離,導致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制度的變遷受到來自觀念的困擾,而社會不能給這種社會轉型制度的變遷提供價值的正義性。 比如說,在中國洋務運動過程中,有人提出要修建鐵路,這毫無疑問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標誌。但在當時修建鐵路的阻力並不是來自於技術和資金,而是來自於意識形態的阻力。因為當時的儒家學者們認為,火車巨大的轟鳴聲會對埋在地下的祖先的靈魂帶來驚擾。而驚擾祖先是一種“不孝”的行為,違反儒家的倫理。這就是說,如果當社會的觀念不能為工具理性提供價值正義性的時候,社會的轉型就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我們再回到楊小凱。楊小凱在10多年前就看到了“後發劣勢”這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楊小凱用南北美洲發展作為例子來對比,南美洲雖然資源豐富,北美資源貧乏,但是南美至今仍處於發展中國家狀態,而北美卻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狀態呢?他認為天主教和與之對應的普通法對經濟法的影響是負面的,而基督教以及與此對應的大陸法對經濟的影響是正面的,所以楊小凱認為,實際上資本主義也有好的資本主義和壞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除了官商勾結、政治壟斷外,還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公。同時收入分配和經濟發展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係,收入分配的公平使經濟發展更快,而經濟的快速發展又能促使收入分配公平。這就是好的資本主義的特點,而後發劣勢與壞的資本主義又有很大關係。 人物簡介: 楊小凱(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原名楊曦光,澳大利亞華裔經濟學家,經濟學上最突出的貢獻是提出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方法和理論。他已出版的中英文專著包括:《專業化與經濟組織》、《經濟學:新興古典與新古典框架》、《發展經濟學:超邊際與邊際分析》,使他獲得了世界級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楊小凱曾經被兩次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2002年和2003年)。2004年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56歲。文革初期,19歲的楊小凱(楊曦光)以一篇名為《中國向何處去》的大字報被點名批判,判刑十年,直至1978年出獄。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