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必須而且可行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09:27:09  


 
  工作重心應轉到調結構轉方式

  文章指出,連續三年,都不得不實行微刺激,以保障預期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這說明,中國目前的自然穩定增長率是低於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也低於現有的經濟增長實績的。不然的話,怎麼年年都要實行微刺激,一旦不實行,增長率馬上就回落?

  有人或許不贊成中國目前的自然穩定增長率低於現行預期增長目標的說法,證據是:國內存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經濟學教科書所定義的潛在增長率,不正是當所有生產能力都得到充分應用時經濟所能達到的增長率麼?凱恩斯經濟學不是認為:在實際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增長率時,應該實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使實際經濟增長率等於潛在增長率嗎?

  這一說法忽略了理論抽象與現實世界的差距。

  中國現有的產能過剩是多年過高投資形成的,相當部分超出了現實需要。高投資形成的巨大產能,長期嚴重依賴高出口。同時,它是以人為壓低勞動、土地、環境、資源、資金等國內生產要素價格為前提的。要素價格長期扭曲、偏低,勞動收入增長多年低於經濟增長,低於勞動生產率增長,導致了內需嚴重不足。經濟增長越發依賴高投資與高出口,形成了“兩高一低”(高投資、高淨出口、低消費)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外需萎縮,出口陡降,國內居民消費短期內難以擴大,產能過剩矛盾凸顯,民間投資意願銳減,國內外的有效市場需求都無法支撐高增長。

  此時,政府擴大公共投資,很難傳導到居民消費(因為經濟增速減緩並未導致嚴重的失業),也難以刺激民間投資的增加(因為大量過剩產能尚未得到利用),微刺激也就從本義上的政府四兩撥千斤變成了自己單打獨鬥。一旦政府退出微刺激,經濟立即再度掉頭向下,為了維持預期經濟增長率,第二年不得不再次實行微刺激,從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微周期”。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這三年來,每年實行微刺激的時間不斷提前,政策力度不斷增加,但是穩增長的邊際效果卻在不斷遞減之中。

  在經濟周期的下行階段,我們同時面臨著人均收入跨入中等偏上收入組之後的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速換擋。因此,目前的經濟增速回落,不僅有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而且可能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後的自然穩定增長率下調。如果如此,那麼,不斷地應用微刺激,就值得考慮了。因為,短期的需求刺激只能用於熨平周期波動,不能在經濟的自然穩定增長率較低的情況下,長期人為地抬高經濟增長率。持續地應用微刺激政策實現過高的預期經濟增長目標,勢必導致高昂的宏觀調控成本與經濟運行成本,終將得不償失。

  從當前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以平常心看待經濟發展新常態,適度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有利於政府降低高昂的宏觀調控成本,也有利於政府適當減輕頻繁的穩增長微刺激政策調控操作,將主要精力、工作重心集中於籌劃和全面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調結構與轉方式上去,通過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我們調整狀態,積蓄力量,在下一輪的經濟增長上行階段,爭取更好的經濟增長實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