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56年中國戶口往事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09 12:35:18 |
到農村去 “每年的3月8日是我知青生涯的紀念日。因為在1969年的3月8日我離開了上海,開始了我的知青生涯,一去就是27年。至今我還非常清楚地記得這個令人刻骨銘心的日子。”上海家喻戶曉的“老娘舅”柏萬青,是幾十萬上海知青之一,回憶自己的經歷,她對《新民周刊》記者感慨萬千。 柏萬青家兄弟姐妹共五人。她的大弟弟是1967屆初中生,小弟弟是1968屆初中生,她自己是1968屆高中生。按照當時的政策,姐弟三個人都屬老三屆,都要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到農村去,並且戶口也要前往農村。 當時柏萬青和她的同學們插隊落戶有七個地方——安徽、黑龍江、吉林、貴州、雲南、江西、內蒙古。“其中江西因為有大米吃是屬於照顧的,但我們班江西只有6個指標,在同學推薦中有的推薦我去內蒙古,有的推薦我去江西,到底去哪里始終定不下來。3月3日班主任到我家宣布我去江西,而且8日就要走,時間緊迫,要購買物品准備行裝,還得通知遠在奉賢的弟弟,家裡一下子忙碌起來。”在經過凝重的家庭會議後,1969年3月8日,柏萬青到醫院告別了正在住院的媽媽,去往了上海老北站,去往了江西農村。 直到1996年,在江西省資溪縣副縣長任上,思鄉心切的柏萬青還是調回了上海,重新擁有了上海戶口,放棄官職從靜安寺街道宣傳科科員開始從頭做起。 陸益龍的統計認為,自1960年代中期以後,政府動員了近40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文化大革命’期間,出於經濟的和政治的考慮,政府大力動員廣大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是一場反城市化運動,有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為了減輕城市負擔。”離開父母和家鄉的知青,被分派到全國各地農村插隊落戶,在陸益龍看來其實質是“對戶口制的強制性調整”,也就是國家通過一種制度安排暫時減少合法的城市戶口,以減輕城鎮資源供給的壓力。 知青的下放,造成了一系列的後遺症。 張慶五說:“‘文革’後因為戶口問題上訪的就占到了上訪總量的三分之一,我們之後的很多工作,都在解決遺留問題。” 哪些是遺留問題呢? 1990年代初,上海作家葉辛的長篇小說《孽債》,拍攝成電視劇後風靡全國。“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麼大,沒有我的家,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知青回城以後,留在鄉間的骨肉血脈卻由於戶口問題無法解決,久拖成病,成了一大社會問題。如今,當年的知青已經步入花甲之年,可這一社會問題仍未終結。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