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時空之謎:《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

http://www.CRNTT.com   2014-12-11 12:09:19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形象被稱為有史以來對黑洞面貌描述最准確的模型。這個模型是 30 個人、數千台計算機工作一年的成果
 
  蟲洞 

  蟲洞已經成為一切星際穿越題材的電影中最必不可少的裝置,這不僅是因為在理論上蟲洞自身奇異的特性,也是由浩瀚的宇宙自身所決定的。人類目前的活動範圍仍然被限制在太陽系以內,一方面是受到自身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另外也要受到狹義相對論的限制。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規定,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大約為每秒鐘30萬公里),人類駕駛宇宙飛船,無論使用何種動力手段(包括核動力),都很難接近光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顆中等恒星,而人類所居住的太陽系本身是太陽的1000倍,光穿過整個太陽系都需要11個小時,而即使是以光速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也需要4.22年,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甚至是在可預見的未來,都絕無可能到達(在電影中,庫珀利用火箭從地球出發,到達土星都花費了兩年時間)。太陽和比鄰星,不過是銀河系中的滄海一粟而已,銀河系也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滄海一粟。那麼人類想要進行星際旅行,唯一的可能就是借助蟲洞進行穿越。

  索恩與蟲洞的淵源頗深。實際上“蟲洞”這個名字就來自於索恩的博士生導師、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惠勒受到穿透了蘋果表面的蟲洞啟發,給這種僅存於理論中的現象命名。而早在此之前,理論物理學家們就已經意識到了蟲洞存在的可能性,這也源於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描述宇宙中質量(能量)、引力以及時空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的廣義相對論,隨後很快有人得到了廣義相對論方程的一個解,這代表了一種可能性:存在著一種連接宇宙中兩個遙遠時空的“橋”,這種可能性在十幾年之後又被愛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羅森發現,因此這種理論中的宇宙橋被命名為“愛因斯坦-羅森橋”(Einstein-Rosen Bridge),也就是俗稱的蟲洞。

  蟲洞僅能夠存在於理論中,原因就在於索恩證明,它即使存在,也會極不穩定,這種奇異的天體誕生—膨脹—收縮—死亡的速度極快,更有可能是在微觀尺度下的量子泡沫中隨機的產生和消失,遠小於原子尺度,因此完全不可能讓人類進行宇宙間的穿越旅行。而且,要形成一個在理論上穩定的蟲洞,需要大量有負能量的“奇異物質”,這在理論上也無法做到。

  即使是在理論上可以實現,在宇宙中也很難“自然”形成一個穩定的蟲洞,原因就在於人類目前觀測不到任何有可能形成蟲洞的天體。《星際穿越》中出現的其他天體,比如恒星、行星、黑洞、中子星等,人們都早已通過天文學觀測得到了證實,但是人類在宇宙中找不到任何天體存在著任何可能演變為蟲洞,而宇宙大爆炸過程中“自然”產生出蟲洞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

  儘管如此,要實現星際穿越、探索宇宙中各種奇異的天體、挽救地球,一個可以穿越折叠空間的蟲洞仍然必不可少,否則人類連衝出太陽系都不大可能。索恩假設可以出現穩定的蟲洞供人類進行宇宙穿越,同時這個巨大的蟲洞就被放置在太陽系內,這如同在一個失火的房子窗口恰好出現了一個安全梯,如此體貼,不可能是一個巧合。那麼,在電影中解釋,只可能是一種更為高級的生命把蟲洞放在那裡,專門為了解救人類。索恩通過計算,設置了土星附近蟲洞的大小:直徑大約是1公里,長度則只有幾十米,飛船穿越,應該是一晃而過。但是諾蘭為了電影效果,還是將拍攝成蟲洞漫長且內部充滿了奇異的閃光,猶如是駕車駛過一個黑暗的隧道,這其實也是很多人對於穿越蟲洞場景的想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