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與新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4-12-22 09:58:42  


 
  中國15歲至64歲的人口,在2010年達到74.5%高峰,勞動力供給來到了所謂的“劉易斯拐點”。情況雖然還沒有轉變成勞動力短缺,但卻意味著中國已經用盡了其“人口紅利”,並在一系列勞動力密集製造業活動中失去了比較優勢。

  除了不利的人口結構,市場改革初期,靠進口新機器和配備所帶來的技術改良提高生產力相對容易。但這種生產力提高方法很快消失,所以低增長是無可避免的。

  從日本和其他東亞經濟體的經驗來看,高增長結束的特征,是增長率突然下跌到5%或更低。中國目前還能維持其有力的增長潛能,主要原因是其更巨大的內部動力,即中國內部許多地區,仍然渴望增長和進一步的發展。

  除了結構性因素,中國經濟的放緩也是政府政策的刻意結果。習近平大力打擊貪污和尋租行為,在鞏固他的權力的同時,也在短期對經濟增長造成“附帶損害”。比如,習近平的反奢華規定,包括官員出差、宴會和其他利益,顯然減少了國內消費。各層次政府的反貪調查,給官僚體系帶來了不穩定,造成政府官員的不作為,甚至造成政策癱瘓,尤其是在地方上。

  習近平的整體改革方案也同樣帶來了“短期痛苦換取長期利益”的取舍,尤其是在金融改革方面。在實行去杠杆化措施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的問題時,政府也製造了壓縮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環境。

經濟增長從量到質

  有關經濟增長的最重大新政策,是政府對經濟增長性質看法有根本的改變。鄧小平於1979年推行改革,為中國取得經濟增長速度的最大化——即“致富光榮”和“發展是硬道理”。隨後,中國經濟決策者便一心一意,甚至盲目不顧代價地追求GDP增長。

  這帶來了超過30年的雙位數增長。中國2013年的人均GDP比1979年多約100倍。然而,這種對GDP增長的盲目追求(GNPism或“國民收入主義”),也導致許多社會代價,包括收入高度不平等(基尼系數0.48),和嚴重的空氣及水污染。

  習近平顯然決定擺脫中國長期以來以GDP為目標的增長策略。因此,指示收集中國GDP數據的國家統計局,採取步驟終止“GDP至上”的做法,改變其計算GDP的傳統方式,更加注重其他“質”方面的增長。

  中國未來的經濟表現,不會由單一GDP指標的改變決定。從現在開始,其宏觀經濟政策將更著重全面的目標,如穩定的增長、就業和通貨膨脹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