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帶一路戰略不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http://www.CRNTT.com   2015-01-11 09:46:49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出訪時提出來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統稱。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倡導成立了400億美金的絲路基金,籌建1000億美金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文章表示,“一帶一路”戰略與沿線國家結成命運共同體,中國拿出真金白銀帶動沿線各國經濟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後,被一些人解讀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這實際上是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誤讀,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文章分析,從政治企圖看,美國當年實施馬歇爾計劃旨在奠定其在歐洲的影響力,用以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因此,馬歇爾計劃從根本上是服務於當時杜魯門的“遏制戰略”。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並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不排除任何國家,而是呼籲沿途各國一起搭上快速發展的經濟快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並不帶有政治色彩。截至目前“一帶一路”所覆蓋的60多個國家當中就有50多個國家對此表示出積極的響應。

  從具體內涵看,美國經濟經過二戰的快速發展,在戰爭結束後需要輸出過剩產能,因此出銀子發展歐洲經濟讓歐洲來購買美國產品。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戰略也是在輸出中國的過剩產能,是與馬歇爾計劃一脈相承。但事實上“一帶一路”遠不是馬歇爾計劃的重演,“一帶一路”戰略對沿線國家的經濟拉動卻遠遠大於對中國國內,而其中蘊含著的幾千年來沿途各國人民交往的情誼,以及弘揚古絲綢之路和平友好、包容開放精神的合作共贏戰略,無論是歷史意義還是人文內涵都遠不是“馬歇爾計劃”所能比擬的。

  從附加條件看,馬歇爾計劃不僅剝奪了歐洲各受援國自主決定經濟政策的權利,而且在援助中附加了大量條款。馬歇爾計劃還通過制度安排降低歐洲市場對美關稅壁壘、擴大市場占有率、確立美元霸權地位。而“一帶一路”戰略則是腳踏實地從政策溝通、貿易暢通、道路聯通、貨幣流動和人心相通的互聯互通做起,建立在共同發展的基礎之上,其實是在南南框架下的共贏合作。

  從合作關係看,美國在馬歇爾計劃當中占有具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將歐洲納入美國主導的自由經濟政策秩序之下,進而維護美國霸權。而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完全是基於平等互利的原則,無論是亞投行還是絲路基金的設立都是秉承開放性和包容性,相關投資也是美金而並未強制使用人民幣,其實質是中國無償搭了一個“平台”,邀請沿途各國一起來“唱戲”,這既非由中國“主持”,更非中國“獨唱”,而是大家共舞的“眾樂樂”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更體現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新主張和新格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