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論壇:國共下一步可以走的路

http://www.CRNTT.com   2015-06-13 00:06:07  


 
  趙建民:大陸因素主導兩岸關係的發展

  八十年代以後的兩岸關係,有兩次重大的進展:一次是九十年代初期,一次是2008年馬英九執政以後。這說明了兩岸關係光靠國共兩黨是不行的,大陸因素是至關重要因素。

  影響兩岸關係的最主要因素是中國大陸的變化,兩岸關係兩次重大進展都是如此:第一次1990年代初期的時候,李“總統”開始比較積極的政策,要兩岸磋商,設立國統會和陸委會,因為當時中國大陸外有蘇東波,內有天安門事件後的影響,國民黨政府認為共產黨搖搖欲墜。所以中國大陸的變化是影響此次兩岸關係變化的最重大因素。

  2008年以後,中國大陸已經差不多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跟九十年代初期完全不一樣了:兩岸之間的旅客那麼多,兩岸再不直航可以嗎?再不簽ECFA可以嗎?不共同打擊犯罪可以嗎?因此,大陸因素是第一個共同的因素。台灣面臨的問題是,二十多年來大陸變化太快,台灣根本追不上形勢,台灣的政策擬定跟不上大陸的變化,面對兩岸的變化台灣內部形成不了共識;待未來形成共識的時候,大陸及兩岸關係又變了。我覺得問題就出在這裡。

  第二個當然是台灣內部因素,但台灣內部變化的主要動力還是大陸的變化。在外部因素中,我覺得美國因素不太重要,美國因素只能做技術性的修正,不會影響政策結構。會影響政策結構的,就是中國大陸的變化,台灣的政策會跟著中國大陸的變化而變化。就以台灣內部因素來說,民進黨很顯然是主動的,國民黨是被動的,但民進黨的主動又看大陸的變化,關鍵因素都是看大陸。比如說,中國大陸弱的時候,民進黨就推獨的政策;九零年代初期民進黨之所以推“台獨”推得特別激烈,主要是認為中國大陸內憂外患,認為有機會。現在中國大陸強了,民進黨只好採取守勢,防大陸,不希望與大陸往來,反服貿等等都是這種心態的反映。但關鍵因素都在中國大陸,真正的主動權在中國大陸手里。

  展望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以前我比較樂觀,但現在不太樂觀。我認為兩岸關係的發展不是直線的,而是螺旋型的。從過去的經驗可知,往往要沉淪到一個地步,才可能再向上推。比如,要不是民進黨在2000年到2008年執政期間胡作非為,也不會有2008年馬英九上台之後兩岸關係的迅速發展。而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有人覺得發展太快,有人跟不上步調,或適應不了,認為需要放緩或調整。尤其如果民進黨再度執政,又可能變成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拐點,國共關係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現在兩岸民心的距離比以前更遠:雖然兩岸關係越來越密切,兩岸老百姓非常和緩,大家把酒言歡,這是過去做不到的,可是心理距離更遠了。那麼未來怎麼辦呢?如果再經過八年的綠色執政,兩岸民心的距離勢必更大,這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