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觀點論壇:兩岸增進社會互信,從何處著手?

http://www.CRNTT.com   2016-09-09 00:12:15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作为参会的台灣青年代表做主題發言(中評社 徐夢溪攝)
 
  從制度上建立兩岸社會互信的保障

  為促進兩岸的社會互信,多位專家學者也提出要從制度上加強保障。全國台聯研究室副調研員高鵬提出,兩岸互信的生成如果依靠情感,則難以滿足兩岸關係發展的需要,因此兩岸互信需要建立制度上的保障。

  他同時提出,兩岸制度信任的建立存在五點缺陷,分別是兩岸公權力的商談缺乏政治前提,兩岸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存在差異,兩岸沒有形成全面的共同利益,兩岸交流影響了信任的生成,以及國際因素的介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認為,大陸在兩岸關係的制度化方面存在不足,台灣在解嚴後就公布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大陸卻缺乏一部類似的法律,沒有將兩岸關係在法理上說清。我們應從法理方面積極的塑造和想象兩岸關係,給國際社會講法制的正面印象,這是兩岸關係中的法理戰。

  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副研究員張自合指出,兩岸交流的主體是百姓,大陸要讓百姓相信和接受一國兩制,就要先從制度上講清楚一國兩制,講清為什麼這是最適合兩岸未來統一的模式。

  增進社會互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候選人蔡志鴻指出,社會資本雄厚的地方,社會關係就和諧,這種社會資本有別於傳統概念的資產,指的是人際之間的信任的累計。然而,社會資本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來豐富,社會的信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兩岸只有民間不斷交流,社會才能逐步累積互信的資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