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豐收:兩岸和平發展塑造島內新民意

http://www.CRNTT.com   2016-11-07 00:07:24  


論壇現場(中評社 秦正陽攝)
 
  “在交流中,大陸相信化異為同,情能通政,心靈契合,生死與共;優勢互補,經濟融合,拿人手軟,利害相關;台灣則相信,雙方已然殊途,交流徒增排斥,利益照拿,自走各路,漂亮話多說,實際事少做”。王豐收認為,雙方在抱著不同政治目的的情況下,反而促成了雙方具有高度意願的兩岸交流,而對台當局而言,形式上的開放和交流是為了保存自身,台灣在交流中只會對大陸日漸封閉。

  他表示,在過去的八年中,大陸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傳承者符號的漸入,卻帶來了台灣為了維護所謂自身主體性的排異反應,“這其中民意的轉換不僅僅是台當局所能主導,不然力主理性和開放的國民黨也就不會在2014、2016的選舉中大敗了”。王豐收認為,民進黨確實是早期塑造台灣主體性的主力,並且一直致力於將這種政治認同轉換成為台灣“國家地位”的正常化。

  十萬人大遊行 兩岸和平發展塑造的“新民意”反彈

  王豐收表示,經過20多年的本土化教育,台灣主流民意的“主體性”認同已然獲得了其自主自足的地位,島內的政治力量已然無法逆向而行,這也就是民進黨無法改革其過時之“台獨”黨綱,而從兩岸交流中實質獲益的國民黨反而日漸消退且逐漸台灣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王豐收表示,兩岸交流在520之後確實急劇降溫,蔡英文對於這種情況的無動於衷,似乎表明她對於台灣的民意站在她一邊深信不疑,老神在在。“然而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在兩岸交流大踏步前進地時候,一場太陽花運動,使得兩岸協議推進戛然而止,民意反轉;但在兩岸關係掉頭向下的時刻,卻爆發了以求生存為主旨的十萬人級別的大遊行,使得蔡當局陷入了如當初馬英九所面對的處境”,他說。

  “民意皆是反對黨,執政就是預備在野”,王豐收提出疑問,這可否視為兩岸交流所塑造的另一股“新民意”也在乘勢反彈?是否在大陸顯在影響力似乎消減的時刻,反而凸顯出大陸過往在台灣所積累的民意資源?是否新民意不能也不該被蔡英文當局壟斷定義?

  “台獨”如吸毒 飲鴆止渴之路終究被人民拋棄

  他指出,現代社會中,沒有一個生命共同體能夠脫離全球化或者區域化的經濟利益共同體來生存,也無法脫離由思想和文化交流形塑的世界文化共同體,更無法脫離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組成的國際命運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