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政治意識面向及生成

http://www.CRNTT.com   2016-12-04 00:31:45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本土化”思潮就開始在台灣氾濫,不斷腐蝕著正統的中華文化的獨尊地位,特別是在2000年民進黨取得政權後,又大肆操弄“去中國化”,使得原本彰顯和堅持“中國特色”的教學指南面目全非。可是到了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對於異化的教育內容仍是無動於衷,放任自流。如此一來,產生的嚴重後果便是,張揚“台灣”的教育內容得到確立和延續,進而台灣青年的愛台灣、為台灣、做台灣人的政治意識似乎就難以反轉,且不會斷代。加上,“隨著眷村與外省族群第一代的逐漸凋零,第二代的興起,甚至是第三代的出現,在台灣教育本土化與在地化的薰陶下,使得他們逐漸脫離過去'大中國意識'下的民族國家認同,在投票行為與政黨認同上也更為多元。”⑫

  (七)技術路徑:網絡自由化與媒介多元化

  近些年來,網絡科技迅猛發展,席捲了大街小巷、各行各業,網絡日益成為人們社會交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台灣作為經濟和科技較為發達的地區,自然也被捲入到了信息化的浪潮中。當前,Facebook(“臉書”)、LINE、PTT(“批踢踢”)等社交平台或通訊工具已經在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群體中廣泛普及。據統計,“臉書”在台灣每月活躍用戶數高達1500萬人,使用率65%,居全球之冠,每天登陸“臉書”人數為1100萬,通過移動設備登陸數為850萬。⑬可見,網絡媒介儼然已經成為台灣青年形塑政治意識的主要場所和依靠。

  而“作為'網絡原生代'的青年,他/她更有一種強調'匿名性、分享性與互動性'的網絡原生者的社會角色。”⑭這種分享性和互動性,正是將分散化、碎片化的台灣青年聚合在一起的不二法寶。通過相互分享和互動,從開始建立網絡,到青年群體認同的成形,時間短、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頗受社會青年的歡迎。也就是說,青年群體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台,就自身所關注的公共事務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使用網絡傳播爭取同輩團體的支持,如果某一倡議或呼籲贏得了多數網絡青年的共鳴甚或回應,那麼,他們就可以設置公共政策議程,進而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乃至實施。

  顯而易見,在網絡社會中,青年群體既是網絡社會的生產者、傳播者,也是受眾者。通過自發的提議、自主的參與和自律的執行,真正實現“做主”的願望。反旺中事件、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均是對網絡工具運用的真實寫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