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時論:浚通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http://www.CRNTT.com   2017-02-25 15:41:05  


女孩武亦姝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丁酉春節,“傳統文化”再次成為社會話語系統的熱詞。

  BBC拍攝的紀錄片《中國春節》火了,以“歸鄉”“團圓”和“歡慶”為主題的家庭敘事,讓世界看到一個民族血液裡的倫理觀和價值觀。觀者評論,“春節”讓外國人看“嗨”了,讓中國人流淚了。

  中央電視台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火了,“00後”女孩武亦姝和一千多年歷史的“飛花令”同時火了。學者評論,詩詞搭建起中國人的心理結構,稍一吟咏便激蕩起文化共鳴。

  日常中的觀察、街巷中的熱議,滴水藏海。黨的十八大以來,培育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挺立中華文化主體性的文化實踐正在不斷拓展,彰顯自身理念風範、民族創造、價值內涵和精神追求的文化發展主題已經形成。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公共政策的方式,為文化傳承提供了規劃和抓手;更以系統的梳理,呈現了當代中國蓬勃的文化實踐。

  今天——

  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正在喚醒中國人的文化記憶;

  蘊藏在詩詞中的情致、隱逸在書畫中的靈思、內含在園林中的匠心、流淌在戲曲中的神韵,正在以文化的方式講述中國;

  傳統與現代的融通、民族與世界的對話、理論與實踐的並進,正在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浚通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連接中華傳統與現代中國

  “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

  一頁中華歷史,一波文化闊瀾。

  大江東去的豪邁、楊柳依依的悱惻、長河落日的壯闊、彩箋尺素的纏綿、馬革裹屍的肝膽、海納百川的胸襟、乘風破浪的逸興、青天攬月的壯思——生命中的一切體驗和東方審美意境,都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著鮮活的表達。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世界觀,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價值觀,以民為本、為政以德的治世之道,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人生哲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進精神——中華文明的哲學內核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都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全面的呈現。

  這裡,凝結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情感、省思、智慧;這裡,培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政情、民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與時代相結合的高度,十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使之成為加深民族記憶、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彰顯文化自信,從而堅定走中國道路的精神紐帶和道德滋養。中國自近代以來就產生的重要文化命題——如何以民族文化為基點推進中國現代化、如何打通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破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