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仇長根論鞏固與深化“九二共識”

http://www.CRNTT.com   2017-03-12 00:40:04  


 
  “九二共識”應還原其本來的“真實性、完整性”的內涵,加以準確理解

  1、“九二共識”不是大陸所設政治前提。“九二共識”四個字是在2000年己經發生政黨輪替、民進黨即將上任前的4月,由時任陸委會主委蘇起提出的。之後蘇起解釋,他創造“九二共識”這個名詞,動機單純,只是希望讓民、共兩個執政黨能繼續溝通和解,是一種“過渡”方案。因此,客觀、準確地講,“九二共識”是雙方的“底線”,是兩岸的“底線”,是國民黨執政時期代表台灣方面首先提出,不是大陸強加於台灣的所謂“政治前提”。然而,台灣政黨輪替後,新政府及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不接受,推翻了原有的共同政治基礎,使得兩岸聯繫溝通機制與兩會制度化協商機制停擺,兩岸關係嚴重倒退,乃至陷入僵局。政黨輪替是台灣內政,大陸不會干涉,但涉及兩岸關係達成的重要共同政治共識,台灣方面,包括政黨輪替後的新政黨、新政府,不可單方面決定“說變就變”。因此,“九二共識”這一“底線”,大陸己無退路,也不可能讓步。

  2、“九二共識”有其完整性的內涵。1992年兩會在香港會談,雙方經過一系列函電往來後確立了“九二共識”,大陸海協會表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涵義”。台灣海基會表述:“在海峽兩岸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歸納兩會的表述,就是雙方均“堅持一中”;“謀求統一”;暫時擱置“一中內涵”分歧。毫無疑問,雙方的表述,實際作了“求同存異”的處理。因此,“九二共識”重點不是“一中各表”,而是“一中原則”。從完整性講,不要忘記,更不能放棄,還有兩岸“謀求統一”。很遺憾,馬英九主政8年的大好時光,重點在強調“一中各表”,背離了“九二共識”的初衷和核心意涵,以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應付大陸。正如馬在美國演講的所謂“台灣大策略”(和陸、友日、親美),一語道破天機,現出甘做美、日“棋子”的原形。

  3、“九二共識”並未解決“一中”內涵。代表兩岸執政的國共兩黨,達成以“九二共識”為共同政治基礎,勉強解決了“一中”原則問題,但並未解決“一中”內涵,這是最大的遺憾和缺失,也是兩岸政治關係無法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兩岸“深水區”中的結構性、深層次的重大政治分歧,即雙方無法迴避的正是“一中”內涵,即對“中華民國”的政治定位,也就是代表中國主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因此,兩岸政治僵局始終卡在“一中”內涵的重大分歧上,要想繼續推動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顯然己無法完成。然而,民進黨看出“門道”,知道國共兩黨以“九二共識”為共同政治基礎,既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又爭得台灣多數民意,這對國民黨執政加分。而民進黨拒絕“九二共識”,雖然不能打開民、共交往之門,也影響其執政而減分。但民進黨捕捉到,國民黨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大陸堅持“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民進黨則“乘虛”而入,提出“維持兩岸現狀”,以此來應對國、共兩黨及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