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社會融合發展現狀與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7-11-22 00:32:34  


 
  不過,當前兩岸社會融合的薄弱之處主要還是在文化和政治領域。兩岸社會融合包含三個子群體之間的融合:在大陸的台灣同胞與大陸民眾的融合,以陸配為主的在台灣的大陸同胞與台灣民眾的融合,以及大陸民眾與台灣民眾的兩岸融合。目前兩岸社會融合研究和推動重點主要集中在大陸台胞與大陸民眾的融合。在關於台灣同胞融入祖國大陸的相關論文中,一類以移居大陸台胞族群整體為研究對象,另一類則對這一族群中的特定群體展開,如研究台商、台青、台生、台幹、台屬等。這些研究普遍發現,當前兩岸社會融合無論在文化認同方面還是政治認同方面都距離多數學者的預期目標相去甚遠。

  有學者調研發現,移居大陸的台胞對“文化認同”主要有三種觀點:1、“文化雙重認同”觀點,認為有一定比例的台胞認同中國文化,同時認同台灣的本土文化,在文化身份的選擇上具有“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之特點;一方面為保證順利融入當地社會而將自己置身於中華文化大背景中,另一方面傾向於保持自身所具有的台灣文化特質。2、“第三文化”觀點,認為台商群體 ( 即移居大陸的台胞) 的獨特生活實踐和文化實踐有可能創造出一種獨立於台灣文化和大陸文化之外的“第三文化”。3、“兩岸族”觀點,“兩岸族”作為這些台胞的自我認同越來越得到擴展,因為它是這些台灣同胞在兩岸之間的往來和生活經驗所帶來的感受、思考,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累積,所得出的一種身份認同。

  調研發現移居大陸台胞對“國家認同”主要有4種觀點:1、“國家雙重認同”觀點,認為移居大陸台胞存在大中國情懷與實際認知之間的落差、感情趨向與理性選擇的分離,他們一方面對“中國”有認同感,另一方面又懷有“中華民國”情結。2、“中國即指中華民國”的觀點,認為“在台灣大多數民眾都無異議的持有一個共同交集——認同中華民國”,目前仍有部分移居大陸的青年台胞“中華民國”觀念強於“中華民族”觀念。3、“多元化”觀點,一項關於“台灣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問題調查發現,受訪的台胞意見多元,選擇分佈在各個不同意見群(即 “非常同意”的人群直至 “非常不同意”的人群)的比例相近;還有研究者認為,現階段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出現多元化特徵,國家認同危機在台灣社會埋下了衝突、對立的種子。4、“國家認同和地方認同”觀點,解釋當前台灣民眾“中國認同”和“台灣人認同”之關係,認為後者的加強是台民眾自尊需求提升之結果,它在凝聚社會共識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產生“內群偏見”和 “刻板印象”,不利於兩岸及民眾之間積極正面的交流互動。

  調研結果表明,台商總體上還是傾向於“台灣認同”,比例高達半數以上。如果將認同細分為 “地域身份認同”、“文化身份認同”、“對自身所具有的異質性的認知”和“群體身份認同”,則“地域身份認同”與“文化身份認同”程度較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陸台胞在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方面更傾向於台灣認同。相比較而言,在當地社會所感受到的“異質性”和從信任感中所體現出的“群體身份認同”方面,“台灣認同”都不強烈。每個人的認同程度受制於個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個人因素包括背景(如“外省”籍貫與“本省”籍貫之差異)、在大陸居留的時間長短(一般說來,居留時間越長越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事業成功程度 (一般來說,事業越成功越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外部因素包括大陸的快速發展、台灣發展的停滯、大陸公眾對台胞的友好程度等。其發生基礎在於人們共同的利益以及文化、制度、價值觀念和各種社會規範對人的控制。可見,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政治及文化認同都有待提升,島內民間普遍的“大陸印象”是:政治制度仍然是疏離、陌生和對立的;基本國情心態複雜且有不平衡感;在微觀社會生活方面基本是熟悉、理解和認同的。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