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軍事大國的道路上日本還會走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18-01-18 00:04:19  


 
  過去,欲使這些導彈能正確擊中目標,還須借助美國的GPS,但在去年10月10日日本發射了第四顆定位衛星後,日本的“指路號”全球定位系統已完全具備運用能力,而且其精度在1米以內,從而使日本的巡航導彈完全具備了打擊能力。

  此前,日本在該領域還曾存在明顯的短板,即缺乏相應的數據。巡航導彈在搜尋目標時,根據其飛行高度和目標所在地區的地形,對照其自身擁有的數據坐標和圖像,通過對地攻擊系統的三維地圖,來自動鎖定目標。過去日本並不擁有這些數據,只是在從美國引進巡航導彈之際,作為“附錄”才能獲得這些數據。但同樣據“自民黨有識之士小組”透露,實際上在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已擁有這類立體圖像數據。不僅如此,日本也已研發出“數控飛行模塊”,這樣它就可以使日本的巡航導彈具備精確打擊能力。

  據自民黨的這一團體透露,這一工作由防衛省下屬的一支部隊專門負責,該部隊的成員經常造訪內閣衛星情報中心,指導對方為朝鮮的相關重要設施確定必不可少的路標。如前所述,加上“指路號”衛星定位系統,日本的巡航導彈完全可望在兩年內配備部隊。

  此外,通過整合日本的H2A火箭和彈道導彈所必備的技術,只要經費充足,而且經過一定的實用試驗,日本同樣可望在“兩年”內完成彈道導彈的開發。過去,這樣的試驗必須通過風洞實驗,很耗費時間。如今完全可以通過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當然一定的風洞試驗還是必不可少的,但這最多也就是“兩年”可以搞定。

  即便是洲際彈道導彈。從技術上對日本來說也沒有問題,只是日本目前從戰略上並不需要它。洲際彈道導彈最關鍵的核心技術,是其彈頭能否在重返大氣層時經受住由劇烈摩擦所產生的高溫。而此前朝鮮發射的“火星15”形成一大團火球下墜,據悉就是在技術上仍不夠成熟所致。但對日本而言,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已掌握了重返大氣層的相關技術。這是集日本全國之力聯合攻關成功的,當初日本曾向美國NASA和歐洲航天局請求技術支持,但均遭到拒絕,就是因為該技術直接涉及到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

  “隼鳥”在從小行星攜帶樣品資料返回地球之際,在重返大氣層時的速度是美國航天飛機的約兩倍,劇烈摩擦形成的溫度高達幾千度,雖然日本主要機械廠商研發的絕熱板出現了脫離狀況,但攜帶有樣品資料的彈頭部位卻完好無損。而且,“隼鳥”是在自動分析圖像之後著陸的,這與導彈自動鎖定目標的功能完全相同。此外,發射“隼鳥”的固體燃料火箭處於隨時可發射的狀態。

  綜上所述,研發洲際彈道導彈所必須具備的技術,日本已完全擁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