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
中評智庫:文獻計量學視域下的《中國評論》 | |
http://www.CRNTT.com 2018-05-16 00:07:27 |
如圖2所示,研究樣本文獻在地域分佈上呈現出“一超多冷,冷熱不均”的格局。北京以170篇文獻遙遙領先,台灣、上海、香港、廈門等地的入圍均是源於政治、經濟、文化或者是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而以武漢為首的中部地區城市入圍,確屬難能可貴,武漢市的突圍還是倚仗武漢大學這支老牌勁旅作為主攻發力。從樣本文獻研究機構(前10名)與地域(前10名)分佈的規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台灣問題和香港問題研究領域中,研究水準與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準之間存在高度正相關關係。 圖2:樣本文獻地域(前10名)分佈圖(2014.8-2017.9) 研究主題分析 以時間軸為主線,對近三年來《中國評論》刊載的495篇文獻的選題逐一甄別,發現《中國評論》刊載文獻在不同時段表現出不同的研究熱點,所刊文獻的選題與時政熱點息息相關。以下主要圍繞幾個選題熱點進行闡述。 一是2014年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2014年台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名為2014年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014年11月舉行,由台灣地區“直轄市”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並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以及“山地原住民區長”、“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此次選舉與往常不同,將“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選舉與“縣市長”、“縣市議員”選舉合併舉行,以減少選務經費,降低社會成本。2014年11月29日,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據台灣地區“中選會”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國民黨籍參選人獲得6席,民進黨籍參選人獲得13席,另有3席為無黨籍人士當選。圍繞2014年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這一選題,《中國評論》從2014年10月號開始就有刊文對此次選舉進行預測以及分析選舉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如湯紹成教授的《台灣2014年地方選舉觀察》(2014.10)、王菎義教授的《“九合一”選舉對台灣及兩岸關係的影響》(2014.11)等。而在選舉結束後,一大批關於選舉對島內政治及兩岸關係影響的文獻被刊登出來,如王菎義教授的《“九合一”選後台灣政治與社會的轉變》(2014.12)、修春萍研究員的《“九合一”選舉與未來兩岸關係發展》(2015.1)、潘錫堂教授的《論“九合一選舉”後國民兩黨的機遇與挑戰》(2015.2)等。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