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惠台新政的理論啟示與現實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00:47:03  


 
  二是涉台公共政策和對台工作路徑的創新發展將為兩岸關係注入新動能。

  其一,《若干措施》的意義不僅在於經驗彙集,涉台政策體系的形式和內容均深刻體現了大陸對台工作路徑的新思維、新突破。例如:從所謂“局部惠台”、“間接惠台”轉變為繞過台灣當局和所謂的“中間人”、“買辦”,直接面向並普惠台灣民眾的“單向式融合”、“全方位惠台”;突破了“在大陸”與“在台灣”的界限,讓台胞在島內也能參與大陸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突破了兩岸關係傳統上的“統獨”糾纏,突出兩岸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豐富了兩岸關係的內涵與外延。其二,這些新的理念和做法必將持續影響乃至重塑兩岸關係的面貌與結構。首先,打破了目前因蔡當局頑拒“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官方往來中斷後,兩岸整體交流的停滯和僵局;其次,以大陸軟硬實力引領台灣的發展方向,包括擴大大陸影響力的對台輻射、加速將台灣的資本及人才要素融入大陸經濟和社會體系,從而為“反獨促統”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提供政策保障,為推動國家統一進程提供持續動能;再者,即使兩岸最終統一後,完全消除差別與矛盾也是不合邏輯的。因此,這一政策體系必然需要動態發展、與時俱進,也將延伸出大陸對統一後兩岸治理模式的創新討論。大陸對台工作正在醞釀著範式變遷,也將開啟兩岸“事實統一”的進程。

  四、大陸深化“磁吸效應”將削弱“台獨”根基,擴大兩岸融合利基

  《若干措施》頒佈後,其所涉及的台灣各主要行業都迅速作出了市場和社會反應。可以預見,不斷推陳出新、貼近實際的惠台措施不但直面台灣民心,也將深刻改變多個產業的面貌和結構,加速島內資本、人力、技術等各要素與大陸市場和社會的融合發展,也在客觀上削弱“台獨”多年來的物質基礎。

  一是加速電子資訊等高新產業向大陸集群遷移。半導體產業被稱為台灣“經濟命脈的根”,是台灣經濟一度起飛的支柱性產業。在民進黨重奪台灣政權之際,大陸也改變了在半導體產業上對台灣的輸血和讓渡政策,開始在這一領域真正發力並成立千億基金,確保半導體產業的升級、騰飛。不到3年時間,半導體產業鏈中前端設計和封裝測試的部分,大陸已迅速追上台灣。與此同時,紫光等大陸企業謀求進入台灣市場,台積電、欣銓等半導體企業在大陸設廠,也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中高端人才形成了強大吸引力,前聯電執行長孫世偉、晨星半導體創辦人楊偉毅加入中國大陸的紫光集團,華亞科有上百名工程師集體跳槽到紫光集團入股的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

  而與半導體產業緊密相關的、基於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的高科技新興產業也存在類似趨勢。3月8日,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的上市申請在大陸證監會“光速過關”,而此前,2017年7月,鴻海子公司鴻騰精密赴港掛牌;10月,全球第二大印刷電路板廠商臻鼎,也切出子公司鵬鼎在深圳上市。由於鴻海和富士康在兩岸的重要地位,兩岸資本市場落差帶來的連鎖效應,恐將涵蓋兩岸資本、技術、業務、人才、乃至產業鏈的整體性轉移。未來,兩岸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本益比落差,不但可能衝擊鴻海對FII的主導權,也可能通過更高的員工配股吸引鴻海員工在大陸就任。而鴻海自稱,赴陸上市是“因應大陸網路通訊及雲計算市場的快速崛起,拓展大陸相關產業市場”,其投資計劃涵蓋傳統的電子製造業到5G、物聯網、智慧製造、雲計算和工業網路平台構建等新經濟領域,這不但符合大陸“十三五規劃”的產業發展方向,也與台灣急於推動的產業升級高度重疊。《若干措施》的出台勢必加速這一產業轉移趨勢。畢竟,台灣電子資訊產業出口占比近四成,可能的“產業空洞化”危機,將是對施政無方、舉步維艱而將政治合法性託付於意識形態鬥爭和“產業升級、就業復甦”的蔡當局,以及長期以來被“親綠”台商滋養的“台獨”力量,形成沉重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