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智庫:運籌中美關係應把握五個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9-06-25 00:03:39  


 
  在中美鬥爭中,最核心的是科技戰,比如5G技術、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及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將決定未來經濟走勢和國家命運。“中興事件”、“孟晚舟事件”是中美科技戰的序曲。

  在傳統安全風險挑戰中,最危險和最根本的是台灣問題。它不僅事關領土主權完整,更關涉執政黨的合法性和民眾認同。同時,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想雄踞亞洲東部,就必須突破第一島鏈的封鎖,而台灣統一是最關鍵一環。因此,對於美國進一步在台海問題上的挑釁,我們必須積極回應,準備與美來一場惡鬥,而且必須要贏。這預示著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鬥爭的力度、廣度和烈度將進一步加深。

  四、認清中美鬥爭的邊界、保持自我克制,是尋求中美運籌之道的題中應有之義

  習近平指出,“我們看世界,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雲遮眼,而要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從現代國際政治鬥爭實踐看,大國要想維護自身利益與塑造國際秩序,必須具備三大條件:強大實力、行動合法性和其他大國的支持。這三大條件規定了我對美鬥爭是有邊界的,而非無極限。這種極限包括:一是美國、俄羅斯等國利益的底線不能觸碰;二是中亞和印度洋被證明是世界一流強國戰略力量延伸的極限所在;三是對外行動必須獲得至少一個大國的支持或默認。中國對外行動的發力點,最好選在自身實力所及、合法性所在以及其他大國支持或默許的情況下,缺少任何一種或兩種條件情況下都應高度警惕、謹慎行事。

  綜合研判,未來中國崛起為亞太地區性強國,第一島鏈內應屬於中國主導範圍,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應是中美勢力長期共存、磨合的範圍,第二島鏈之外特別是中途島和夏威夷以東是中國能力越來越難以達到且美國堅決守護的利益底線。因此,我們在近周邊應著力在最核心的利益上比如在台灣問題上採取完全和強有力的攻勢,因為台灣主權歸屬是雅爾達體系規定的,且得到美國和俄國的認可,同時是中國能力所及的目標。在諸多戰略方向中,台海之所以為主要戰略方向,還是因為台灣問題是解決南海、東海、半島等問題的樞紐。可以講,台灣破,則南海、東海可解,半島可穩。

  反過來就是,中國要在南海、東海、半島方向以及美俄核心利益線上的中亞地區以及印度洋海區採取適當的有理有利有節的“禮讓”態勢,在實力不及、合法性不足或缺乏至少一個大國的有效支持的問題上保持戰略克制。

  在2049年之前,中國要想順利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就必須在以下方面進行自我約束:一是防止當前中美關係進入“惡性螺旋”,由衝突摩擦引發熱戰乃至大戰,使兩國關係徹底“鎖死”為敵對關係。因此,雙方當下應積極達成的最重要和最緊迫的共識是,中美之間必須齊心協力阻止大國間的對抗和惡性競爭,中美危機管控工作應作為緊迫的戰略工程抓緊抓好。二是防止在南海、東海、半島等問題上因小失大、見利忘義,汲汲於與東盟諸國以及日本和韓國糾纏於眼前利益,從而得罪了鄰人並被美國所利用,進而引發我周邊安全環境惡化。三是在印度洋方向要與印度交好,穩妥解決邊界爭端問題,不在印度洋上參與霸權爭奪。四是在中亞和中東方向要理性參與和穩妥規避,依靠多邊解決“一帶一路”問題,對解決恐怖主義問題絕不單槍匹馬去幹。總之,廓清中美鬥爭的邊界,核心是確定中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主要對象,力避走美國“權力傲慢”、“權力過度擴張”的老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