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共構兩岸鄉村經濟與中華美學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9-07-18 00:04:12  


 
  (二)用美學文化的共構促進漁農村經濟核心化和休閒化發展

  舟山,正在著力推進休閒漁業發展,推進漁村、漁民和海洋生態、海島環境、休閒旅遊、文化創意整合,打造集海島觀光、漁村風情、漁家樂、魚文化傳承於一體的休閒觀光垂釣漁業集聚區。台灣發展休閒農漁業已有相當基礎,在維持漁農村的景觀,保持“漁村社區美學”、漁村漁港獨有文化、構建繁榮漁村經濟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而今依然積極推動漁港漁村休閒旅遊、漁村活化、水上游憩和培養海洋文化(文創人才)工作,希望籍由青年創業教育和創業輔導計劃,吸引青年返回漁村創業或者就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由此,舟台完全可以聯手打造一個兩岸青年的漁農村文化創意平台。這也是兩岸漁農村經濟的聯手。

  同時,讓漁農村文化與商業結合,籍助創意、想像力與科技,對文化資源予以恢復、重建或者再造,並加以適度包裝成為文化產品,而發展成兼具文化價值與經濟效益的“文化產業”。用美學文化的共融帶動漁農村經濟的自足性永續發展,是共構的最終目標。具體來說,共構首先需要共同的社區營造,二是文化加值,三是以節慶方式強化地方魅力。共構的具體體現,一是體現在產業的核心化:不妨結合養殖、捕撈、加工等產業創造共識,改善排水設施、改善灌溉設施、完善現代農業產銷設施,通過社區主題的設置,形成核心向外發展,落實產業園區化,比如成立共同產銷班,結合網絡和宅配服務,提供品質保證,推動產品認證,並為漁農產品做展示設計,以提高產品的文化特色性與不可替代性。二是體現在休閒化:加入了美學的休閒漁農業具有文化與生態觀賞的功能,更是寓教於樂的好題材,同時提升遊客高品質游憩與教育的雙重效果。

  (三)觀光工廠是漁農村經濟與美學文化共構的良好載體

  文化觀光就是將文化資源轉化為觀光資源,以提供消費者有意識或者有計劃性的參與及體驗有形、無形之文化環境或文化活動。文化有助提升觀光競爭力,觀光又有助於促進文化可親性。觀光工廠的概念,來自於將傳統工廠的角色由製造業轉型為製造服務業。觀光工廠,須由持續營運中的工廠為基礎,結合觀光旅遊的概念,並利用工廠本身的環境、建築、文化、發展與文物等,提供民眾參觀並加入實作體驗活動,注重教育性並能凸顯產業文化。

  台灣從2003年開始參考國外經驗,輔導具有產業特色、文化保存或者知識教育性之廠商建置觀光工廠,鼓勵傳統產業轉型,協助小型工廠加入觀光服務的元素,提升產品價值。一家具備良好的製造與生產能力的工廠,經過服務性的行銷推廣與設計包裝等加值服務,能夠賦予更高的附加價值。觀光農場從農作物的契作到加工生產,最後到產品的包裝、銷售與觀光服務都是一貫作業在觀光工廠內完成的。現在台灣的善化啤酒觀光工廠、新百祿燕窩觀光工廠、隆田北蟲草文化展示園區等,都是成功的觀光工廠的例子。舟山有不少水產加工企業,不妨借鑒之。舟山也有不少偏遠海島,比如可以在蝦峙的雙山島、東港的葫蘆島、白沙的柴山島、東極的黃興島等小島上引入觀光工廠的概念。這樣的觀光工廠放在海洋領域,類似於海洋牧場。海洋牧場,是一個新興的休閒產業,指將水產養殖與觀光休閒活動結合,發展出各項貼近漁業生活主題的體驗活動,目前在台灣的澎湖縣白沙及內灣、屏東縣大鵬灣、台南市七股泄湖區等均有海洋牧場之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