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中共五代領導誠意推統一

http://www.CRNTT.com   2021-07-01 00:05:59  


 
  2、鄧小平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1976年“十年文革”動亂結束,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撥亂反正”,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此時,雖然國際、國內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中蘇關係惡化,蘇軍陳兵百萬於我北彊,中央決策對越自衛反擊戰,工作千頭萬緒,但統一的步伐從未停下。為解決台灣問題,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④1981年葉劍英委員長提出“葉九條”、⑤1983年鄧小平提出“鄧六條”。⑥《告台灣同胞書》和“葉、鄧”重要講話,分別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中共領導人身份,闡述了緩和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一系列政策主張,是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作出的重大決策。重點是: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方針。解決兩岸統一,“將尊重台灣現狀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台灣人民受損失”。建議通過商談儘快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實現“通商、通郵、通航和兩岸人民的正常往來”,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國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提出“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和平統一不是大陸把台灣吃掉,當然也不能是台灣把大陸吃掉”。命令人民解放軍“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炮擊”。至此,伴隨著兩岸交往大門的打開,一國兩制對台大政方針基本確立,核心即一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與統一後“兩制並存,高度自治”(不贊成台灣“完全自治”),並在香港、澳門先行實施。

  3、江澤民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1992至2002年期間,中共召開了十四大、十五大,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對加快經濟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同時強調,堅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積極促進祖國統一。致使兩岸交流交往蓬勃發展,“海協會”和“海基會”在香港會談達成“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但此時台海局勢也曾出現“重大危機”,一融即發,李登輝竄訪美國,拋出“兩國論”,台灣“政黨輪替”等。為化解台海危機,穩定台海大局,1995年江澤民總書記提出“八項主張”,⑦重點指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中國的主權和領土決不允許分割,任何製造台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都應堅決反對”;“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台灣一切正當權益”;“歡迎台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來訪,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邀請前往台灣”。毫無疑問,“八項主張”精辟地闡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思想的精髓,是中共從兩岸關係實際情況出發,對一國兩制構想的繼承和發展(比港澳更寬鬆),成為中共指導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4、胡錦濤時代對台決策與解決台灣問題所處的大背景。2002至2012年十年期間,兩岸實現“包機直航”和全面“三通”,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階段,“兩會”簽署一系列經貿等協議。儘管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推動“參聯公投”,但2005年實現了歷史性的“胡連會”,提出“推進兩岸和平發展主軸”這一重大概念。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官方接觸、互動,開始機制化、制度化。期間,中共召開十六大、十七大,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胡錦濤又提出“六條意見”:恪守“一中”,增進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⑧當時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王郁琦曾評價,“胡錦濤的講話體現了30年來大陸對台政策的變遷與策進兩岸關係發展的思路”。顯而易見,“六點意見”是中共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戰略高度,對30年來對台工作實踐、成果和經驗,進行了全面、精辟和深入的總結,並形成“與時俱進”的對台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