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印度對華輿論戰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1-08-01 00:01:46  


 
  當中國完全控制住疫情,而歐美和印度本身新冠疫情發生之後,美印等國由於抗疫措施不力,企圖轉嫁矛盾,轉移國內民眾視線,甚至希望藉此遏制中國。到2020年下半年,加勒萬衝突發生後,當中國政治制度和經濟及社會治理模式所顯示的優勢完全碾壓印度及西方國家之後,印度統治階層感到他們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受到了威脅,印度對中國的污衊和攻擊上升到了意識形態的高度,同時不斷挑撥中美矛盾,希望中美兩國陷入冷戰甚至熱戰。印度同美日澳等國進一步加強戰略協調,並積極商討建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取中國而代之。印度認為自己在全球戰略格局中的地位類似於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而現在的中國就是當年的蘇聯,印度要與美國結盟遏制中國,在此過程中獲得美歐等國經濟和技術援助,發展印度製造,從而實現大國崛起。

  二、印度對華信息戰的主要機構、渠道和方式

  印度事實上早已將中國定位為最大的威脅和對手,因此印度對華信息戰是一種全政府、全社會參與模式。參與者不僅有政府部門及其附屬機構,而且有政黨、社會團體、智庫、媒體,乃至學者和個人。

  (一)印度政府在對華信息戰中發揮主導作用。首先,雖然印度名義上是一個所謂的民主國家,言論自由,但印度政府在外交問題上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印度外交由總理負責,總理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印度國家安全和外交問題最重要的機構,固定成員包括內政、國防、外交、財政各部部長、國家安全顧問、印度轉型委員會副主席等,另外還有根據需要臨時邀請的有關部門官員。軍方在印度外交中不能發揮重大影響力,但軍方為凸顯自己的地位,獲得更多的財政撥款,經常會製造一些話題。同時,由於邊境警察部隊由內政部主管,因此內政部在邊界事務上也有一定發言權。

  1962年之後,印度政府各個部門觀察中國的視角是將中國作為敵人和對手,這種看法近年來隨著中印兩國競爭的加劇而強化。並且,由於兩國長期缺乏有效交流和溝通,加上印度精通中國歷史、文化、語言的專家太少,印度研究者主要依靠西方國家的資料和媒體報道研究中國,因此造成了印度社會對中國更多的誤解和猜疑,最終誤導政府對華決策出現偏差。長此以往,關於中印關係、中印邊界爭端,以及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作用等問題,印度已經形成一套基本固定的看法和抹黑中國、污衊中國的說辭。因此,印度外交部、內政部、國防部等部委在發布有關中國的信息時很多就是不實之詞、虛假信息。印度國家領導人親自上陣傳播虛假信息的例子也是存在的。2000年印度總理納拉亞南訪華時公開聲稱,印度總理尼赫魯曾拒絕美國政府關於將中國在安理會的席位轉給印度的建議。這一說法在中國學者中廣為傳播,成為所謂中印友好的例證。但這一說法最早是來自一個台灣當局的外交官在其回憶錄中的猜測,查無實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