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行穩致遠需排除美國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3-01-07 00:06:05  


 
  “以台制華”是美國對台政策的固有基因和不變底色,從台灣問題產生迄今,不論美中(大陸,下同)關係處於接觸、“蜜月”期,還是冷戰、“競爭”期,這一點均“堅如磐石”。不可否認,以往相當長一段時期,美國對台政策有一定建設性色彩,在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接觸交流、降溫兩岸軍事對峙、緩和兩岸政治對立等方面發揮過正面作用。特別如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2000年到2008年間,中美雙方還形成聯手遏制民進黨陳水扁當局“法理台獨”冒險的實質合作,可謂難能可貴。換言之,美國對台政策也有過“以台友華”甚至“以台媚華”舉措。美國對台政策是在其全球戰略利益所決定的對華政策大框架下運行的,始終隨動於美中關係大局起伏變化,始終為美對華政策大局服務。美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向來不講道義、不設限度、不擇手段,從支持台灣、鼓勵台灣、武裝台灣,到壓制台灣、拋棄台灣、毀滅台灣;從協助兩岸和平、樂見兩岸交流、支持兩岸發展,到製造兩岸矛盾、挑動兩岸對抗、激發兩岸衝突,選項全頻譜覆蓋。隨著中美實力地位消長,美國對華政策質變,其對台政策的建設性元素迅速流逝,負面打“台灣牌”漸成主基調。

  當前的台海危機,是美國聯手台灣民進黨當局一手造成的,中國大陸是後發和反制方。今後台美任何一方不改弦更張,危機將難以解除。假以時日,台灣問題上將形成一種日益固化的三方衝突性結構,進而深刻影響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

  第一,從國家(整體)戰略視角看。中國大陸是在民族復興框架下思考處理台灣問題的,必然秉持“維穩”思維,希望台海和平穩定。中共二十大提出“兩步走”總戰略安排,發展始終是第一位的國家政策取向,實現發展無疑需要和平合作。美國是在戰略競爭框架下思考處理台灣問題的,必然秉持“致亂”思維,需要台海緊張動盪,從而利用台灣問題遲滯、消耗直至打斷中華民族復興進程。在美國這種國家新戰略視角裡,一個作為“麻煩製造者”的台灣,遠比一個和平、穩定、親近的兩岸更符合其戰略利益。大數據告訴我們,在美國發起戰略競爭後,其政客言論、智庫研究、媒體傳播充斥著在台灣問題上的冷戰主張。台灣地區的民進黨當局是在“台獨”分裂框架下思考處理台灣問題的,必然秉持“機遇”思維,把美對華戰略競爭看作難得的“台獨戰略機遇期”,竭力追隨融入美對華競爭戰略體系,試圖在中華民族復興之前“最後的時間窗口”進行“最後一搏”。三方不同戰略思維的結構性矛盾,使得台海地區的矛盾衝突加劇成為必然。但彼此複雜的利益交織關係,又使得目前的危局也存在峰迴路轉的一定空間,各方都尚有不同程度的迴旋餘地。

  第二,從時間進程視角看。2012年11月大陸方面新一代領導集體接班,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融合發展,2015年11月7日還實現了雙方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但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2017年1月美國特朗普上台特別是發起對華戰略競爭後,台海局勢劇烈動盪。2021年1月拜登上台,兩岸關係雪上加霜,台海地區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2022年2月俄烏衝突率先爆發,台海地區不過轉變為“地球上下一個最危險的地方”而已。台海局勢由治到亂的“時間線”清楚表明,“改變現狀”方、緊張與危機肇事者,是台灣“台獨”分裂勢力和美國等外部干涉勢力,絕不是中國大陸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