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二十大報告涉台理論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00:04:00  


 
  完全統一是二十大報告關於台灣問題的終極目標。這一目標根源於中國共產黨設定的歷史任務,而這一歷史任務被認為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意志,是中華民族的整體政治判斷與實踐追求。完成這一統一目標的路徑被設定為具有優先次序的和平方式與非和平方式兩種,其中的和平方式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非和平方式即“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高於一切,和平方式與非和平方式儘管存在先後次序,但都是選項,也都是有著相應觸發機制與實施條件的。非和平方式之觸發機制,從國內法律而言,主要規定在《反分裂國家法》第8、9條。隨著兩岸對抗升級與外部勢力干預的深化,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關於解釋或修訂上述非和平方式條款的動議。美國《台灣政策法》的啟動和挑釁,與“台獨”勢力的“法理台獨”冒險行動一樣,都是對上述底線邏輯與行動條款的衝擊和測試,從而呈現出新時代涉台涉外鬥爭的激烈化與高度風險性。將台灣“烏克蘭化”將成為外部干預勢力利用“台灣牌”的最危險動作,也是兩岸關係的極限風險所在。

  二十大報告涉台論述充分意識到“兩岸內外”的聯動效應,意識到外部干預勢力對兩岸完全統一進程的結構性阻撓作用,特別提出反“獨”促統及反對外部勢力干預的行動邏輯及要求。台灣問題牽涉到的“小兩岸”(大陸與台灣)和“大兩岸”(中國與美國)的複雜辯證關係,是完成祖國完全統一必須聚焦和破解的難題。對中國而言,這是拆解美國霸權結構、維護自身主權利益的一次正當而富有鬥爭內涵、智慧挑戰性的總體戰,而對美國而言,這是霸權自衛與冷戰咒語重臨的一次世界體系權力鬥爭與地緣政治決戰。“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霸權理由及其最後的對抗,無法逆轉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正當意志與行動力量。

  二、歷史任務、民族意志與總體方略

  以政黨代表國家,是一切現代政治體系的基本形態。這一形態是對古典君主制與貴族制的替代,是民主原則及其制度化的必然結果。但政黨政治不能簡單等同於西方的選舉民主模式。西方現代性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內在裂變和鬥爭,出現了資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政黨,前者是資產階級法權的締造者和護衛者,以服務資產階級利益為政治使命,後者則屬於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思想引領者,秉持一種批判資本主義的解放哲學及其實踐體系。《共產黨宣言》(1848)非常精闢地呈現了兩種制度與政黨模式的差異性。中國共產黨屬於後一種,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長期進程中發展出了中國特色和中國制度理性。

  二十大報告在整體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代表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宣言,其所承擔的歷史任務,在宏觀層面可以簡化表述為民族復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前者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性與中國屬性,後者體現中國共產黨的世界性與人類屬性。祖國統一在二十大報告中被界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任務。這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真理觀與使命觀的體現。通常而言,資產階級政黨不會宣揚和訴諸什麼真理或歷史任務,而是作為利益階層的政治代表謀求純粹世俗的權力和利益,民主選舉的“輪流坐莊”遊戲滿足了世俗性權力和利益的周期調整需求。資產階級憲法上不存在“法定執政黨”的概念和制度,不存在經由執政黨意識形態而確立的國家指導思想,因為資產階級國家另有“上帝”之存在,有資產階級“文化領導權”的存在,政黨衹需充當其選舉工具和政治利益分配的有限功能即可。無產階級政黨是不同的,在完成階級革命、奪取政權之後,需要作為當家作主的無產階級及整體人民的政治代表,需要領導人民制定憲法並實現對國家事務的全面領導。無產階級政黨除了選舉程序和法律固有授權的權力來源之外,更根本的權力來源是以真理代表制和實質代表制為基礎的。中國共產黨將自身使命界定成: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國家統一被視為民族復興與人民幸福的核心指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