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中國應主導成立亞太金融應變機制 | |
http://www.CRNTT.com 2008-11-26 00:27:06 |
台灣政府須儘快認清當前金融危機嚴重性 相較於主要工業國家的應變行動,台灣政府至今仍停留在信心喊話階段,令人擔憂政府當局對本波危機之嚴重性,是否缺乏體認。台灣政府的當務之急,應當是進行問題金融機構國有化的準備。尊重市場機制,放任金融機構倒閉,台灣存款戶、保險戶所將承受的傷害,恐非你我所能想像,屆時勢必又將使台灣陷入惡性循環。 其次,央行應增提外匯資產流動性準備,未雨綢繆,準備應付最壞狀況。台灣央行外匯存底中,540億美金的“二房”債券,以及其他數百億的美國資產擔保債券,短期內變現的可能性低。央行應當著手調整美國公債部位,轉換為更具流動性資產,以備不時之需。 當前金融行政,顯已無法肆應金融變局,台灣應當師法新加坡,強化財經官員市場歷練。新加坡中高階財經官員,上任前往往安排至世界級金融機構任職,讓其充分瞭解市場狀況與商品運作。唯有財經官員跟上市場腳步,才可能擬定符應市場需求的金融監理機制。 大陸肩負經濟強權職責應穩固亞太金融情勢 對於大陸而言,在短期做法上,第一、籌謀金融穩定的因應方案。全球金融體系,2007年第三季以來已認列6000多億美金壞帳,比利時Fortis銀行倒閉,引發平安保險壞帳認列,顯示大陸金融體系並非置身事外。 第二、主導成立亞太金融應變機制。作為區域經濟強權,協助週邊國家度過風暴,穩住區域金融情勢,應是現階段對外政策重點。亞太週邊地區的金融危機,壓力持續上升,南韓為例,2007年初以降,透過擴大消費貸款與房屋貸款,支撐資產價格的政策,目前已出現嚴重反噬現象。東南亞地區與中南半島情勢同樣多舛,不論是政局動盪或是外資大量流出引發的金融情勢惡化,都使亞太週邊的金融情勢更加險峻。 第三、全面檢討官方海外投資策略。大陸加碼美國私募基金,乃至收購投資銀行作法,都有待商榷,極可能淪為有去無回的投資。收購私募基金,顯然錯估本波金融風暴的力道。投資華爾街投資銀行亦須重新評估,投資銀行的核心價值在於人,投行類似軟體公司,倘若人去樓空,剩下的只有空殼。日前中投出手55億美金投資MorganStanley次級債,購併條件卻遠不如日本三菱銀行,都值得深切檢討。 第四、大陸應聯合其他主要工業國家,發展法律論述,檢討美國金融業乃至財經當局,在本波金融風暴中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作為國際興訟的基本論據。金融機構出售的商品,是否能純以契約自由精神免責,殊值探究。日前美國許多州的檢察官,要求金融機構買回已售出的標售型利率證券產品,承擔投資人損失便是一例。法理觀念絕非純然不動,終究須伴隨人類社會演化進行調整。直到20世紀初期,“強盜式資本主義”,放任不擇手段的市場競爭行為,在美國仍被視為正當,直到弊端叢生,美國法律觀念終於與時俱進。面對這場人類空前的全球化金融浩劫,法理觀念的重建,如何釐清美國企業與財經當局所應負起的責任,都是值得探究的課題。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