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臺灣能否U型復甦 最關鍵在出口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10:03:01  


 
  大體而言,馬政府上任九個月來,為了穩定物價、補貼近貧、發放消費券、搶救失業、擴大公共建設、降稅引資等,推出了多項政策,儘管雜音難免,社會對政府政策仍屬多數認同,也給予實質的支持,要子彈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政府做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快,因而即使做了這麼多,還是讓今年全年GDP比去年少了二千二百億元,導致經濟負成長百分之二點九七。因此,若要阻止這場衰退,在短期難以對外需使力下,就是趕緊設法用“國家”預算補足這個缺口,這是政府起碼該做的。

  儘管如此,撒錢救經濟亦不能霰彈打鳥,以為花錢就有效果。在經濟情勢已進入下滑坡道之後,政府資源的分配方式,應從初期的防跌轉變為止跌,而其重點有三。第一是用在改善未來生活生產的公共建設,使既可創造就業機會於當下,也能提升效率於未來,這是政府既定政策,但還是做得太慢。第二是用於強化利貧方案,包括搶救失業、補助社會弱勢等,因為低所得者伴隨低儲蓄,沒有積糧防冬的能力,所受經濟衰退衝擊最大,政府要提供他們最基本的生活照顧,以避免持續的衰退擴散為社會的動盪;第三是搶救房貸戶,以避免房市價格因房貸違約、法拍屋大增而崩盤,進而把景氣推落更深的谷底。

  另一個擴大內需的新亮點,是積極運用今年以來新台幣匯率大幅貶值所創造的低價消費環境,以政府預算資源,結合臺灣觀光產業供應鏈的各行各業,從運輸、景點、旅館到餐飲連成一氣,有系統地強打招徠觀光客來台的國際行銷戰,以將龐大的外部消費力引入台灣;這樣做,不只具穩盤的效果,也帶給觀光產業由量變而質變的契機,引導出產業升級的向上能量。

  但是,台灣經濟能否U型復甦的最大關鍵,還是在於出口競爭力這一環的穩定性,但政府一直以“使不上力”說服自己,甚至誤導民眾,卻也因此忽視了問題的嚴重性。從短期看,全球需求降溫,大餅變小,台灣分到的訂單自然少,這是事實;但要問的是,當大餅若有再變大的那一天,台灣分到的訂單能同比例增加嗎?這個答案,可能因產業而異;如果再考量兩岸產業分工形態轉變、台灣產業水平升級多於垂直升級、明年東協加一物流自由化協定的實施,答案就更模糊了。也因此,包含《經濟學人》等外國研究機構幾乎眾口一言,都認為台灣是受傷最重、復甦最慢的亞洲出口型經濟體。產業升級是政府掛在嘴邊的政策,但講久了、說多了,不只疲了,也失焦了;事到如今,已是要真正面對及政策聚焦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