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周瑞金:新社會階層有強烈的改革衝動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10:09:21  


 
  據中共十六大報告的定義,新社會階層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產生的,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等。

  據一年多以前的粗略估算,新社會階層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多達1.5億,其人員構成較複雜,但有鮮明的特征:相對學歷較高、擁有較多財富、多為非中共人士、不太“安分守己”、有愈來愈強烈的維護自身權益的訴求。

  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產物,這個階層對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其能量已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占GDP總量65%的非公?濟就出自這一階層之手。這種能量也強烈波及社會、文化乃至政治領域。僅從立法看,保護私有財產寫入憲法、非公?濟36條的制訂、《物權法》的最終出台,都呈現著新社會階層的強力推動。

  與此相映成趣的,還有新社會組織,即方興未艾的各類民間性的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部分中介組織、行業D會、慈善組織以及社區活動團隊,也包括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中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志願者隊伍。這些民間人士在扶危濟困、解決就業、環境保護、協調各界關係、化解社會矛盾、發展慈善事業等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初生的新社會階層和新社會組織,由於人員構成複雜,價值觀極不穩定,職業流動性較大,因而社會認可度仍然不高,甚至經常被虎視眈眈的“權力精英階層”有意無意地排斥。那些能利用行政權力輕易攫取社會資源的人群,壟斷發展機會,貪占改革成果,這對靠市場開放空間擴展、社會寬容度增加方有騰挪之機的階層和組織造成很大傷害。因此,新社會階層和新社會組織有著強烈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欲求。

  目前炙手可熱的報考公務員熱,就是一種值得警惕的社會現象。這說明體制內人士對社會資源的占有已經到了盡人皆知、趨之若鶩的地步。年輕人一窩蜂地往體制內擠,力求在體制內分一±羹,而不是壯大創業隊伍,這已說明中國改革到了一個非衝決不可的體制瓶頸。體制內的好處越明顯,官本位的追求欲望越強烈,表明權力尋租對社會的腐蝕性越大,改革也就越發迫在眉睫。如果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失去創業的願望,失去加入新社會階層的衝動,深化改革的活力必然喪失,改革發展的道路必然障°重重。

  對待新社會階層的態度,可以說是改革的風向標之一。應對世界性金融危機拿出的4萬億,如果只重視基礎設施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而對受衝擊最為嚴重的民營?濟不假援手,必定不能化“危”為“機”,也對新社會階層顯失公平。

  歷史的教訓值得記取。上世紀80年代為了保國企,防止新生的民營企業與國企爭?材料、爭能源、爭市場,而出重手打擊,阻滯了民營?濟的同時也阻滯了改革進程。而所謂的“防過熱,防通脹,防資產泡?化”“三防”之策,在一些地方竟被誤讀成專門針對民營經濟,造成大量中小民企生存空間被人為擠壓,在金融風暴襲來之前,就已“危”倒了一大批。

  因此,要化解當前金融經濟危機,要深化改革、科學發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首先必得借重新社會階層的力量,重視發揮新社會組織的作用,它們或許是化解危機、實現轉機的一把有效鑰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