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和阿富汗:越戰的再演?

http://www.CRNTT.com   2009-04-09 08:04:46  


 
  奧巴馬與肯尼迪政府最大的相似點,是東北部常春藤人士充斥的“精英班子”。

  對奧巴馬而言,這一常春藤班子與華爾街金融大鰐們難分難解的關系,已經不免成為尷尬拖累。前哈佛校長、白宮最高經濟顧問薩默斯被披露去年獲得對衝基金520萬美元酬報,是最新的例子。

  但更大的威脅,是肯尼迪的“常春藤精英”班子,正是將美國拖入越戰泥沼的主要決策者。“罪魁”包括肯尼迪-約翰遜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和主管東亞太平洋地區的副國務卿邦迪兄弟。兩人都是耶魯大學畢業,前後在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等名校任教。
  
  越戰的首要設計師──國務部長麥克納馬拉,則曾經是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的助理教授。

  雖然上任不到三個月,奧巴馬的阿富汗策略已經顯露許多與當年越戰過程平行的發展。

  首先是奧巴馬政府針對塔利班組織勢力高漲的增兵計劃,與當年南越越共武裝不斷發展時五角大樓的逐步升級戰略神似。

  其次是奧巴馬政府對腐敗無能的卡爾扎伊政權的態度和手法,被美國傳媒形容為一種“慢鏡頭政變”。這可以看成是當年肯尼迪總統批准南越軍人發動政變推翻腐敗無能的吳庭琰政權的慢鏡頭版本。

  白宮不斷呼籲北約盟國增兵阿富汗,同時奧巴馬政府十分清楚大部分歐洲盟邦面臨國內反戰壓力以及社會厭戰心理,向阿富汗派駐軍隊基本上只是象征性義務,真正惡仗還是全靠美國大兵支撑。

  這和越戰期間,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甚至連東盟(亞細安)的泰國也派兵參戰“反共”,不無相似。

  美軍在阿富汗的反游擊戰略,尤其是以軍力加強阿富汗鄉村的“安全”,令人想起五角大樓在南越的“戰略村”。增兵的同時,奧巴馬政府增派國務院民事人員去阿富汗從事“和平建設”,與肯尼迪政府的“和平隊”異曲同工。

  最令人不安的,是阿富汗戰爭的明顯國際化,美國不僅繼續對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恐怖目標”發動軍事襲擊,還為此制造了AfPak這一組合地理名詞。

  回顧越戰,柬埔寨境內的“胡志明小道”和“越共避難所”,使得美國將戰火擴大到整個印度支那,而柬埔寨也因此陷入紅色高棉上台的萬劫不複之境。

阿富汗的失敗不是好事
  
  “盟邦”之中,加拿大總理哈珀和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等領袖都公開承認在阿富汗無法取得軍事勝利。但是正如越戰局面急轉直下之前,西點軍校畢業的“反游擊戰精英”仍然堅持軍事勝利在望。

  另外是如前所述的內政風險:在阿富汗打退堂鼓,萬一美國本土再遭恐怖襲擊,將意味奧巴馬的政治末日。

  最後不妨指出:中國、俄國和伊朗對美國在新一輪“大博弈”中滲透中亞,具有共同的戒心。其中莫斯科對華盛頓在阿富汗重蹈蘇聯覆轍無法自拔,更不免幸災樂禍。

  但是這里沒有贏家,阿富汗如果徹底淪為“失敗的國家”,變成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樂土,不僅會加速具有“伊斯蘭核武”的巴基斯坦國家的崩解,中國、俄國和伊朗都會面臨災難性安全威脅。

(作者在北美從事科研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