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金融危機和中國產業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09-04-28 09:44:08  


 
如何“騰籠換鳥”

  在所有國家,產業升級是個非常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在亞洲,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花了很多時間來進行產業升級,一些經濟體的升級顯然要比另外一些經濟體成功。同時也要看到,產業升級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中國面臨的任務並非是產業升級,而是產業擴張。也就是中國所說的產業的“粗放型”的發展。最近幾年,中國最早工業化的地區就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這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表現得尤其明顯。珠江三角洲產業發展在很長時間裡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自由放任”型經濟。自八十年代開始,地方有關部門對本身的產業發展沒有長遠的政策,只要是外資就受到歡迎。因此,低技術、勞動密集、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等成了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特色。

  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顯出其不可持續的特點。例如,它不能承受勞動關係的變化。前些年,中國出台新的勞動法,珠江三角洲的資本方反彈就很厲害。這種方式也不能承受土地方面的變化。當土地的供應不能持續時,這種發展模式也會遇到很大的麻煩。正是這種情況促使廣東地方政府在近年來開始努力調整產業政策。

  實際上,在這次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廣東政府已經開始作產業的升級調整。廣東的一些企業在金融危機之前就開始關閉或者倒閉。廣東稱這一步是“騰籠換鳥”。這種做法受到一些方面的質疑,尤其是來自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的質疑。但是,無論從產業升級還是勞工權利或者可持續發展來說,這一步必須走。事實上,廣東政府也可以把金融危機看成是一個機會,因為它加速了“騰籠”的過程。

  關鍵在於如何“換鳥”?政府在這個過程應當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這裡首先必須對“換鳥”作合理的理解。很多人把它單純理解成為“今天生產鞋帽、明天生產電子產品”。把落後的產業轉移出去,把先進的產業請進來,這是一種產品產業的升級。但在同一個產業甚至同一種產品鏈上往上爬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產業升級。比如說,生產一雙鞋,可以盈利10元,也可以盈利100元,就是說要從附加值方面考慮產業的升級。

不輕言放棄任何產業

  古典和當代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強調的利用“比較優勢”所進行的產業升級正在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典型的就是英國。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商。但到今天,其大部分產業已經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但這次金融危機以來,英國經濟表現出極其脆弱性。因為今天的英國只有金融、教育等服務業和少量的技術產業。而這樣的服務是需要全球性顧客的。從這個角度上看,英國經濟現在高度依賴海外,顯現出依附性經濟體的特質。

  更為嚴重的是,即使沒有金融危機,英國社會也受到製造業轉移出去之後的痛苦。製造業不僅僅具有經濟學意義,而且具有社會學意義,因為製造業是最能夠吸收勞動力的地方。製造業轉移出去之後,就業就成為大問題。儘管英國的社會福利制度能夠保障人民的體面生活,但一旦沒有了工作機會,很多人無所事事,民風下降,給人一個文明倒退的感覺。不管怎樣,近代文明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產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