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黃肇松:媒體大和解大合作時代到來

http://www.CRNTT.com   2009-09-04 00:36:26  


金融海嘯波及全球,兩岸不僅需要金融合作,也需要媒體合作。
 
  三、提昇專業知識。國際金融瞬息萬變,國際經濟複雜難懂,幾百億美元的資金按一個鈕就完成轉移;一般人難以理解,媒體工作者本身要提升專業知識,才能洞察問題所在,善盡報導職責,提供民眾完整的信息,幫助民眾的決斷和執行。

  四、善盡監督之責。一般認為,目前經濟危機最嚴重的國家,如果有足夠的法律、有效的執法和完善的監督制度,則官商勾結不致於如此嚴重,金融監管不致於如此鬆懈,經濟也不至於失控,媒體要對政治改革、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確實負起監督的責任。 對於政府部門公佈的各項經濟數據和改革方案,以及民間部門所提各項配合措施或投資計劃,也要本著“看門狗”的精神多加監督,不能再像以前照單全收,傳播假象。

  五、扮好社會安全瓣角色。危機衝擊下,人民生活困頓,很容易和政府起衝突,媒體一方面要讓政府更開放、更負責、更可靠;另方面要讓民眾的不滿、懷疑和批評有宣洩管道,但避免讓人民變成與政府公然為敵或徹底排拒,媒體要在危機時刻發揮社會安全瓣的功能。

  六、傳統媒體應作為鼓吹經濟復甦的“急先鋒”。作為傳統媒體的主流代表的報紙,近年來雖遭經營上之困頓,但它的傳統特性包括方便、易得、讓讀者有掌握性及可享受閱讀的樂趣,以及在短時間內可接收多元訊息……等等,都還沒有被新媒體所取代。此所以美國“股神”巴菲特(Waren Buffett)在日前雖然坦言“不會再買報社”(他擁有《水牛城新聞報》,也是《華盛頓郵報》大股東),但也誓言“不會放棄(報業)”,每天還看5份報紙。在許多華人社會,公共輿情還是以報紙報導和言論為指標,所以報紙更應作為推動金融整頓及經濟復原的“急先鋒”,充分發揮媒體深入報導和公正論述的功能,作為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輿論工具。

  七、新媒體應作為因應金融危機的“溝通者”。網路新媒體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也不必自滿。2009年普立玆首度開放新媒體角逐,全部摃龜。被解讀為儘管報業籠罩在寒冬之中,傳統的“看門狗新聞學”餘威仍在。普立玆獎執行長季斯樂甚至說,此一事實顯示,“網路新聞”仍是平面傳統媒體的一支,“而非其替代品”。新媒體的策略除了要不斷的提高新聞的自制率、獨立性和可信度之外,更應該發揮網路雙向,甚至多向溝通的功能,溝通經濟生活的“有”與“無” ,“多”與“少”;也為經濟政策的發想、論辯和制訂,提供政府與人民、行政與立法、企業與顧客之間溝通的平台。苟能如此,新媒體將可作為全民對抗經濟蕭條的有效能的“溝通者”。

  八、全球華文媒體應加強信息的交流與合作。雖說這次金融海嘯是全球性的問題,不是個別國家或地區的問題,然而在各個國家的華人和華人社會仍有比較相同的處境和難題。所以,全球華文媒體應加強信息的交流與合作,以更關懷的態度,以更正確、客觀的傳播方法,探討華人在金融危機中共同面對的問題。為華人社會謀求解決辦法,也為華人創造福祉。其中亞洲地區幅員廣大,人口眾多(超過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當然擁有極大的價值和特殊的重要性。但真正的亞洲價值建立在民主、法治、多元、開放、公正、公平、寬容、妥協的基礎上,這些基本價值在經濟危機時刻,最容易受摧毀。維護這些基本價值,讓亞洲經濟平穩復甦,為數眾多的華文媒體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