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香港新學制 目的在強化競爭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9-14 11:15:12  


新學制、課程和評核的發展和支援,目的在於強化競爭力。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訊/香港特區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博士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從基礎教育到新學制”。文章表示:“過去,大家集中談新學制、課程和評核的發展和支援,讓人差點遺忘了改變的目的,因此,我希望藉新學年開始之際,重提改革的意義。簡單說,這是學生學習的改革,目的是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終身學習,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增加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競爭力。”文章内容如下: 

  面對知識型社會的發展,學生需要進行學科與跨學科的學習,兩者相輔相成。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會學習,終身受用不盡。學生學習之旅由2002年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內,指出學校課程應廣闊均衡、連貫靈活,以照顧學生和社會不同的需要;透過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和四個關鍵項目以及培養溝通、創意、批判性思考的主要共通能力,改變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馳騁在各學習領域的知識之中,而新高中就是這個旅程的延續。 

  《高中課程指引》再次肯定全人發展的重要,其中透過“其他學習經歷”,讓學生因應個人性向,培養興趣和正面價值觀,並在德、智、體、群、美方面獲得發展,優化自己的人生。高中二十四科《課程及評估指引》和《策動未來——職業導向教育及特殊學校的新高中學制》中,亦闡述了學生選擇的內容和方法,以銜接升學和就業。 

  每個學生學習的旅程不會一樣,亦沒有一種教學取向可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最重要是如何支援他們學習。學習風格如“視覺型”、“聯想型”等,是個人學習的傾向,沒有優劣之分;有時亦會隨學習而發展或改變,教師可充分掌握學生的特性,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法,善用他們的差異或優點來達到教學目標。 

  至於學與教的策略,如直接傳授式、探究式、共同建構式、全班式或分組式,亦沒有高下或新舊之別,只要運用得宜,切合特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風格,就能發揮最大效用。我們專業的教師清楚了解自己的學生,掌握各種教學法,因應學生的需要、能力和反應,作出調節,令學生投入學習、積極思考、領略學習的趣味。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是雙向互動的,師生正結伴踏上這條學習的大道。 

  要超越純為考試而學習的心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除了上述策略外,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評估和回饋,鼓勵反思、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為興趣而學習,都會催化學生學會掌控自己的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