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演員愛國免費 觀眾愛國花錢

http://www.CRNTT.com   2009-09-23 11:14:26  


韓導演是否也有義務讓民衆免費愛國主義教育?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訊/《東方早報》今天刊登青年學者曾念長的評論文章“《建國大業》的商業愛國主義新模式”,作者認為,“在商言商,商業愛國主義電影獲得巨額票房收入不應成為我們妒忌的理由。但是來自媒體的尖叫聲提醒我們,《建國大業》的商業愛國主義還難以自圓其說。它假‘愛國主義’之名行‘商業’之實,讓‘商業’與‘愛國主義’成了兩張皮”。文章內容如下:

  由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擔任總導演的《建國大業》在內地上演三天半,其票房便已衝破億元。此時此刻,媒體發出了尖叫聲。我習慣於稱之為“貨幣的尖叫”,一種被當代貨幣哲學支配的尖叫。這種吆喝有一個突出的特征:對貨幣表現出靈魂出竅般的震驚。當大眾媒體對《建國大業》的大口吸金表現出驚呼狀態時,不正是一種“貨幣震驚”嗎?

  媒體人士普遍認為,《建國大業》大獲成功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超常規模的明星陣容,172位一線華人明星華麗登場,從而製造了“史上最牛獻禮大片”的噱頭;二是在影片中全面導入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技法,從而開啟了中國愛國主義影片的新時代。以上兩點實際上有著內在的包含關係:打造超常明星陣容往往也是好萊塢技法的一部分。這樣,焦點就在於:好萊塢技法是如何製造出一部驚艶大眾的愛國主義電影的?

  傳統的愛國主義電影,共享著如下一些特征:謹慎的叙事、嚴肅的說教和單向度的價值表述。而《建國大業》在堅守傳統愛國主義電影的主旋律的同時,大大突破了傳統技法,在“觀賞性”和“故事性”上下了大工夫。如周恩來發火、毛澤東遇到敵機轟炸酣然大睡等細節,都不是傳統主旋律電影的表現風格;再加上華麗的明星陣容和震撼的聲光電效果,從而集成了一部成功商業大片的基本要素。

  “主旋律+好萊塢技法”開啟了中國愛國主義電影的新紀元。媒體人士說得好,這部電影“注定要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非同凡響的一筆”。我認為這並不是偏頗的判斷。《建國大業》的當前票房業績預示著一種新的愛國主義電影運作模式在中國試驗成功了。我稱這樣的愛國主義為“商業愛國主義”——一種由當代貨幣哲學主導的愛國主義。

  商業愛國主義電影在好萊塢大片中是一種相當成熟的產品,我們可以在好萊塢的許多經典大片中隨處發現美式愛國主義的意識形態碎片。這些碎片鑲嵌在被商業美學包裝過的個人主義英雄叙事中,輕鬆地調解著觀眾的愉悅情懷。但好萊塢的電影大鰐們卻很難有韓三平如此巨大的能量:以區區3000萬元的投資集聚了172名一線藝人製造出一部預期票房收入將達4.5億元的商業愛國主義大片。

  似乎只有在中國的愛國主義語境中才能看見如此神來之筆。媒體報道,參演本片的170多位明星都是“零片酬”加盟。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國主義情懷?這裡面的邏輯很清晰: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電影,演員是義務參演並因此獲得愛國主義的殊榮。照此邏輯推理,韓導演似乎也有義務讓全國人民免費接受一次《建國大業》的愛國主義教育。

  在商言商,商業愛國主義電影獲得巨額票房收入不應成為我們妒忌的理由。但是來自媒體的尖叫聲提醒我們,《建國大業》的商業愛國主義還難以自圓其說。它假“愛國主義”之名行“商業”之實,讓“商業”與“愛國主義”成了兩張皮。對此,我鬥膽勸諫韓導演:第一,借鑒好萊塢的商業愛國主義電影的操作模式,要把商業片和公益片區分開來。第二,如果您確實是為了“獻禮”,就免費讓觀眾們接受一次愛國主義的美學洗禮吧。演員們都對您免費了,您還有不對觀眾免費的理由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