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蝸居》很露骨 房價更無奈

http://www.CRNTT.com   2009-11-19 11:36:10  


《蝸居》被批台詞太露骨(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訊/紅網今天刊登評論員薛七七的文章“房價逼仄下被迫淪為一只隨波逐流的都市蝸牛”,作者表示,“現實很淩厲,夢想很骨感,生活很豐滿,藝術裹不住了,時代的獨白與囈語也就部分露骨現形。其實,《蝸居》並沒有拯救顛覆性式微於水火,它只是不小心溢出了道德理想、英雄叙事的容器,它只是將隱秘的靈魂寫真,過於自戀、過於嬌媚地上傳了。”文章內容如下:

  庸常生活的某一天,有一部不僅是拍給師奶們的電視劇闖進了你的生活,或者,當它用棱角分明、風情媚人的個性化台詞,不斷衝擊你的視聽神經時,塵世中勞碌而敏感的你,會因此怦然心動、興奮莫名嗎?比如,“通往精神的路很多,物質是其中的一種。”“所有的理想在涉及錢之前都是光環閃耀的,只要一涉及錢,理想就變夢想了。”“我把他收拾體面了,出去風光。別的女人看見了,又有風度,又有溫度,馬上就有熱度,想不到背後還有個女人操勞過度。”“人情債,我肉償啦!從現在開始我就步入職業二奶的道路了!”“我賤賤地、賤賤地愛上了你。” 

  反映高房價時代白領生活的電視劇《蝸居》,正在各地熱播,《蝸居》以“房奴”和“反腐”為切入點,講述一對夫婦為在上海買房子而經歷的艱辛故事。戲里的很多精辟台詞,還被網友引為“經典”,有人說,《蝸居》的台詞,道出了都市男女生活的無奈和心聲;與此同時也有網友批評,戲里的台詞太露骨,有“涉黃”嫌疑。(11月18日《新快報》) 

  反腐、房奴、二奶,這麼一些糅合了熒屏主流與非主流的闡釋主題、亞文化切面與粗礪社會現實生態,且輔之以生動“香艶”的勁道佐料,想不整出點動靜與話題都很難。當此眾論喧嘩之際,取巧地以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評述之,固然油滑省事,但,它顯然抵達不了影像人生、或者說是熒屏藝術與觀眾移情投射重合之後的若干妙境。文藝創作和文化消費之間,常常氤氳著那麼些不可捉摸的情懷與心緒:編故事的人,總想在主題叙事之外,揉入點別樣的文化情趣和個性賣點;消費故事的人呢,總盼望著在遙控器的搜尋切換中,找到能與自己的現實心境,與白日里被迫深藏的曖昧情思、其實又時常渴望被意外撩撥的精神隱秘,對號入座暗通款曲的機會。

  脆弱敏感而又潮濕驛動的心,卻偏偏馱負著宏大又形而上的思想主題,通俗化的文藝消費熒屏,於是成為道德貓眼窺視下的精神分裂平台。這很讓人不解,也令人惋惜。因為它總是習慣性地用禁銦與禁忌,來審問和審判真實,並且壓陣的總是道德和理想潔癖。卻鮮有人追問根柢:究竟是影像藝術的表達趣味“露骨”,還是這個時代的主題生活趣味,露骨得溢出了真實的生命、生活容器,它淹沒到虛幻藝術的精神腹地,真的只是被道德詰問者的過失嗎?

  當然,文藝消費的贏利模式決定了,源自藝術靈感或者若干文化敏感性造就的節制性“露骨”,很可能在商業噱頭的驅使下走向失序與失態,就如同露骨的現實欲望人生,將黑夜歇斯底里地複制到白日。因此,我們不回避包括文化審美和藝術倫理在內的所有底線倫理價值標準,但在此之上,我們應該更多一些寬容與大度,不要讓源起於世象真實的藝術性“露骨”,通通被道德戒尺泛規則化驅逐。有時,“露骨”的藝術影像,其實就是一種靈魂的逼視,和對現實、對人性的揶揄與拷問。它讓我們一覽無餘地窺見了英雄叙事、詩性叙事之外,“殘酷”但並不冰冷的歷史性真實,它讓我們得以照見自己被層層掩飾和包裹的靈魂“尾骨”,它讓這個時代的饕餮洪流,終於裸露了部分河床;它並不算晚地揭開了一個世俗命題:有太多劣質和曖昧的人間雜思游緒,是在“精神返祖”的漩渦之外,自欺欺人地重複著人性的悲哀。

  布爾迪厄曾感慨,藝術的顛覆性式微而世界也愈漸陷落於深度的假象,時髦言詞的煙花和不實之詞的喧囂亦消弭了當代社會最真實的生存困境。在高企房價的重重逼仄中,被迫淪為一只隨波逐流的都市蝸牛,相當程度上,它昭示著某些社會生態的淩厲和露骨。而在形式主義、標準化的影像藝術喧囂之外,於高蹈的英雄叙事與詩性叙事等文藝叢林夾縫中,很白領、很市民,或很俗落的蝸居打拼著,攀爬著,未嘗不是一種文藝趣味的顛覆性嘗試,與世俗況味的極地回歸。現實很淩厲,夢想很骨感,生活很豐滿,藝術裹不住了,時代的獨白與囈語也就部分露骨現形。其實,《蝸居》並沒有拯救顛覆性式微於水火,它只是不小心溢出了道德理想、英雄叙事的容器,它只是將隱秘的靈魂寫真,過於自戀、過於嬌媚地上傳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