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稀土遭遇“人禍”,不被掏空才怪

http://www.CRNTT.com   2010-06-03 11:23:31  


 
  “近幾年,國家對正規渠道的稀土開採量一直進行限制,這些加工廠的產能就出現閒置,因此它們對非法盜採的礦石產品需求非常強烈。”張先生表示,這些在國家規劃之外的稀土產品,最後都堂而皇之地進入到正規市場甚至走向國外。 

  小作坊猖獗 礦區遭“剝山皮” 

  相比之下,南方稀土礦區的亂採濫挖更為猖獗。 

  不少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北方以白雲鄂博礦區為主的礦產資源本身具有特殊戰略意義,是國家保護的重中之重,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政府,對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和對盜採的打擊力度相比其他地方都會更高更大。基於這一原因,國土資源部此次對稀土等礦產違法違規和亂採濫挖行為進行的集中打擊,在廣東、江西等南方礦區一帶效果將更為明顯。 

  “廣東省大部分稀土礦都是非法開採的。目前全省核準的稀土開採量是一年2000噸氧化物,但實際開採量超過4萬噸,多餘的基本都是非法開採,情況非常嚴重。”廣東平遠縣華企稀土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非法開採的過程先是‘剝山皮’,就是把礦土挖出來堆在挖好的池子里,然後用硫酸氫銨去泡,等稀土反應得差不多了,再用接好的管子把母液放出來,用碳酸氫銨沉澱就可以了。如果覺得體積太大的話,就把它燒成氧化物。” 

  對於有媒體早先曝光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非法開採稀土礦死灰複燃的問題,王先生對記者給予了肯定的答覆。自2005年以來,在高額利潤驅使下,龍川境內非法開採稀土資源的現象層出不窮,很多地方都已經把“山皮”剝掉,看上去確實是黃土滿山,滿目創痍,景象很嚇人,尤其以河源市和清遠市情況最為嚴重,生態環境和稀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由於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大,是經濟強省,整個稀土產值在廣東的經濟總量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整治取得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小,因此長年得不到地方政府重視,直到國家出台政策後這一情況才稍有好轉。”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表示。 

  據記者調查了解,廣東省每年非法超量開採的稀土礦主要銷往江蘇、江西、廣西等省區。“贛州以前幾十個礦點都有開採證,原來辦證也比較容易到手。只要有採礦證,管理部門就允許開採,而且也沒有限制產量。”江西贛州市龍南縣萬寶稀土分離有限責任公司的唐先生也向記者反映了私挖濫採的情形。到了2004年末,當地成立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對稀土資源實行統一開採、生產和經營,此後對外省礦源的需求也就更大了。 

  “政府會對公司下達生產指標,譬如我們公司2009年限定產量700噸左右,但公司的實際生產能力已達3000噸,就需要跟其他公司買指標,再把公司生產的產品賣給貿易商。”唐先生坦言,限產會使小企業的經濟效益進一步降低,生存更加艱難。 

  證照齊全 選礦廠關停難度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白雲鄂博礦區實地調查了解到,除了包頭張先生所反映的出自源頭的亂採濫挖以外,如今市面上還有一部分流通的走私稀土來自部分選礦廠的“尾泥”。 

  白雲鄂博礦區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該礦區大多數是共生礦床,選礦廠選出鐵精粉以後排放的“尾泥”中會自然伴生有較高的稀土含量,而隨著國家對源頭開採的日益嚴密把控,這些“尾泥”就成為走私稀土的另一個新興重要來源。 

  “‘尾泥’中的稀土倒賣是從去年開始興起,因為2008年國家幾乎把所有的白雲鄂博開採礦權都交給了包鋼,源頭一卡,雖不能完全杜絕亂採濫挖,但至少絕大部分還是被控制了。我們從2009年以來已關停了將近一半的‘選礦’企業。”白雲鄂博礦區政府的一位權威人士告訴記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