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理性看待“張悟本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0-06-12 07:32:15  


“張悟本現象”值得人們深思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訊/“‘張悟本現象’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政府、主流媒體和醫學專家這次能及時站出來,對‘張氏保健養生邏輯’說‘不’,表明對於滿天飛的保健信息的市場監管正在發力,社會正在回歸理性。”《大公報》今天登出企業策劃人黃燕的文章“理性看待‘張悟本現象’”,文章內容如下:
 
  張悟本,一個下崗職工,或許懂得一些基本的中醫保健養生常識,便斗膽借“中醫邏輯”,自創一套“張氏保健養生邏輯”,然後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在電視台搞養生講座,並出書《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因其口才出眾,講座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不僅吸引眼球,也使眾人對其邏輯信以為真。他一舉成為電視名人,成為暢銷書作者,也成為掛號費昂貴的“神醫”。

  “張氏保健邏輯”的實質,就是誇大食療的功效,將食療神化,認為多喝綠豆湯、吃生茄子和生蘿蔔,不僅防病,也能治病。有些人聽信他的說法,喝了大量的綠豆湯,吃了大量生蔬菜,直至出現嚴重貧血和腹瀉不止。想減肥的人相信了“生吃茄子能吸油”的張氏邏輯,使勁吃茄子,直至吃出腸胃病。最近,主流媒體、醫學專家和衛生部對張悟本的資質和其養生邏輯提出質疑,認為他沒有資質,養生“偏方”欠科學,會誤導大眾。一片質疑聲,瞬間使張悟本原形畢露、威信掃地。有的人因此要求退書,也有人要求退還掛號費。張悟本的起落與沉浮,我們不妨稱之為“張悟本現象”。

           保健信息市場混亂

  目前內地的醫療保健信息市場較為混亂,許多欠科學的、五花八門的保健、養生信息滿天飛,已使大眾無所適從,其中也不乏因輕信不科學的信息而放棄求醫和治療的患者。這些誤導性的保健信息的氾濫,勢必大大增加社會成本,因此監管保健信息市場已刻不容緩。監管缺位,它們就會乘虛而入。

  “張悟本現象”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政府、主流媒體和醫學專家這次能及時站出來,對“張氏保健養生邏輯”說“不”,表明對於滿天飛的保健信息的市場監管正在發力,社會正在回歸理性。《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圖書經銷者則不贊成把張悟本一棍子打死,認為其保健“偏方”雖不能達到完全科學,但也不能否認其確有合理之處。筆者倒認為,只要讀者按照書上說的去做,有病不上醫院、不吃藥,而是一味靠食療,就等於他失去了理性,說明該書有誤導讀者的作用。這樣的書就不該在社會上流傳,應該被下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