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司法改革 須馬英九出面解決

http://www.CRNTT.com   2010-07-18 09:19:55  


賴英照辭職,引發民衆對司法改革的熱議。
  中評社台北7月18日訊/“司改是跨部會的問題,如何加速法官法推動?如何避免某些民代的私心,在司改問題上考慮的都是自己萬一變成被告的處境?如何矯正傾斜的司改,落實對被害人的保護?如何改革法學教育,重新建構司法選才的流程和標準?”《聯合報》今天登出交大科技法律所助理教授林志潔的文章,作者認為“司改需‘總統’高度才能解決”。文章內容如下:
 
 
  近日發生法官集體收賄案,震驚各界,“司法院長”賴英照以負政治責任為由,日前已向“總統”請辭,風暴越演越大。

  從司法改革第一槍“吳蘇案”的發生迄今廿餘年,司法獨立與司法審判品質的提高,是司改的重要目標。隨著政黨輪替與民主法治,獨立性已逐步確立,但審判品質進步的速度,卻跟不上獨立的腳步。

  除了之前有案件流浪法庭卅年,往返於二、三審無法確定,引發速審法的修訂外,最近正己專案又揪出多位法官操守問題,如何挽救司法公信,實為當務之急。

        反思司改廿年來,筆者認為問題有三:

  第一、司改方向傾斜。廿年來,司改由各界的參與、逐漸演變成由律師團體主導,屢次修法幾乎都在提高被告訴訟權的保障,嚴重忽略社會正義的落實,與被害人權益的保護。

  檢察官職能的減損,使得摘奸發伏的工作日形困難;而民眾權益不得確保的焦慮,在之前死刑存廢爭議中,也爆發了強烈的不滿和反彈。司改的下一步,一定要導正過去的偏差,從全面的司改高度建構完善的司法,而非僅著眼於某部分人的利益。

  第二、法官法難產。法官法立法停滯,淘汰惡質法官檢察官的機制欠缺,不適任的司法人員造成司法危害與正義侵蝕。

  法官法難產,檢察官反對其被排除身分保障外是原因之一。因檢察官是公益的代言人,身分職位要有一定的確保,才能使檢察官勇於打擊犯罪而無顧慮。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