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汪輝專訪:不回應是坦蕩面對學術批判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13:56:44  


 
  外界所不知道的是——據汪輝透露,該期《文藝研究》出版前他已獲友人告知王彬彬的文章要發表。他當時在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托人找《文藝研究》主編要求看文章並同時作出回應,遭到了拒絕。《文藝研究》面市後,《南方周末》與《京華時報》針對抄襲事件的報道幾乎在同一時間見報了。

  此後,“抄襲門”迅速上升為輿論熱點,報道在大量網站上被轉引轉貼,多家平面媒體跟進報道。在第一時間內,輿論界就出現“挺汪”與“倒汪”兩種聲音的對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錢理群、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表示對“抄襲說”的質疑,他們基本都認為《反抗絕望》被指出的多數為引文不規範的技術問題,與具有道德內涵的剽竊、抄襲是不同概念。學者鐘彪與三聯書店學術編輯部主任舒煒則發表了兩篇反駁王彬彬的分析長文。

  另一方面,北大哲學社會科學教授、也是當年《反抗絕望》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嚴家炎則對《中國青年報》說,王彬彬對汪輝的批評“有點誇張”,但“覺得王彬彬先生有些地方引出來的文字,看上去確有根據”,對汪輝而言是“硬傷”。他認為,雖然事過20年,討論這類問題對於純潔中國學風有好處與必要性。
  
  談到此,汪輝強調:《南方周末》在3月25日與4月8日兩次大版面地報道“抄襲門”,過程中全沒有聯系他。舒煒的8000多字長文最初投遞給《南方周末》,卻被告知最早兩周後才可能刊登,而且要做大幅删節。舒煒最後將稿件轉投《北京青年報》,在4月3日刊出。

  4月13日,《南方周末》編輯劉小磊電郵汪輝,表示“王彬彬文章確有不夠穩妥之處,想聽聽他的意見”。但汪輝認為,如果明知王彬彬文章有問題,媒體就應該為之前的嚴重指控,包括編者按語和小標題公開道歉。在汪輝准備回複的同時,4月14日,他被告知劉小磊群發郵件附清華大學公示獲政府特殊津貼名單,情勢看來是向清華大學施壓質疑汪輝入列,汪輝對該媒體的公正性與動機產生了強烈懷疑,他沒有回應劉小磊,這也成為在抄襲爭議中《南方周末》與他的唯一一次聯系。

  受訪時,汪輝總結他這一階段的回應方式:“作為學者,我反對學術不端行為,也倡導學者應該遵循基本的學術規範。因此作為當事人,在面對學術批評和指控的時候,最坦蕩的態度就是平心面對學術界的評判。學術共同體的判斷是最終的,個人辯解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如果有錯就得承認,如果舉報不實,學術界也會有公論。”

  他提出,鐘彪、舒煒以逐條分析的方式澄清事實,但在媒體中沒有受到重視。他又補充說,3月下旬,《中國青年報》記者寫信要求采訪,他建議該報暫緩報道,表示願意在回國後與該報記者逐一核對原文,做出全面的回應,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和混亂,但媒體不願意等待。

  汪輝在4月11日回國後,將有關資料交給有關方面進行核查。他認為只有通過對相關規章、法律的研究,以及細致的查證,才能說明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